|
仿冒风正严重制约佛山陶瓷业的发展2008/12/5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在10月15日开幕的广交会上,广东东鹏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克俭原以为公司耗资一千多万研发的新产品“纳福娜”洞石会大受关注,但结果却大大出乎他意料——广交会上洞石的仿冒品比比皆是。为保护自身权益,东鹏开始展开维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南国陶都”佛山调查发现,遭侵权的陶瓷企业远不止东鹏一家,仿冒风正严重制约佛山陶瓷业的发展。 【案例】 专利产品被仿冒 据陈克俭介绍,申请了专利的产品应受保护,没想到“山寨”产品到处都是,“这让我感到很意外,同时也非常生气!” 发现产品遭受侵权后,东鹏陶瓷迅速向大会递交了投诉书,令涉嫌侵权的产品全部下架。同时,东鹏向市场上涉嫌仿冒其“洞石”专利的8家企业发出律师函,但无一回应。 记者致电多家涉嫌侵权的陶瓷企业,力求进一步了解情况,当听到“专利”、“侵权”等字眼时,多位联系人均以“不知道”、“不清楚”匆忙挂断电话。 涉嫌侵权企业选择了集体沉默,东鹏决定采取法律手段反击。 日前,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决被告山东淄博某建筑陶瓷有限公司立即停止制造、销售侵犯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专利产品,并赔偿经济损失35万元人民币。 【行业】 知名品牌多受伤 记者多方了解到,行业内遭专利侵权的企业远远不止东鹏一家。“鹰牌”、“欧神诺”等业内知名品牌均饱受“山寨”产品之苦。 “鹰牌”陶瓷销售经理林锦添向记者透露,“目前整个行业侵权、抄袭现象特别严重,‘鹰牌’也深受其害,仿冒产品太多了。”在谈到如何进行行业规范时,他表示,光*申请专利有时候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为申请专利是个漫长的过程,由于产品生命周期比较短,往往专利申请下来,产品都已经过时了,所以“主要还要*企业加强自律”。 “佛山陶瓷行业自律性比较差,抄袭、仿冒比较严重。”一位业内人士分析,一些陶瓷企业无力投入资金进行自主研发,而“模仿”成本远低于开发成本,因此,仿冒习气愈演愈烈。由于专利侵权本身很难界定,调查取证很难,这也给许多不法企业提供了投机取巧的空间。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