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讨美国或者日本的管理理念2008/2/21 [访问本页PC版]美国企业的根本目标是最大限度为股东创造价值。所以企业政策不断受到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 ●日本:多元目标 日本企业的目标多元化,员工、顾客、市场的目标往往大于近期的股东利益。通常情况下,为了满足扩大市场额,企业宁愿短期里牺牲股东利益。 (四)组织分工 ●美国:高度专业化 美国的企业专业化趋势更强,内部分工细腻。员工通过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来获得职业上的进取和组织上的优化。 ●日本:高度综合化 日本的企业分工相当粗犷,强调员工的长期就业心态。企业往往为员工提供持续的综合培训,内部职务轮换流动,以应付市场出现的突然情况。 (五)绩效考核 ●美国:短期目标 美国企业采用目标管理,严格执行短期的绩效评估,在季度、年终奖评过程中实行物质刺激、惩罚鼓励、多劳多得、优胜劣汰。 ●日本:长期发展 日本企业重视挖掘员工在企业中的潜力。企业的短期绩效通常放在员工长期发展之后,并不拿员工的短期表现作为惟一的评判和奖惩的标准。 管理无“定律”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美日两国管理体系在管理思想、理念和哲学上都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企业来说,学习哪一种模式,取决于中国的具体情况,决不能简单盲从。 企业管理实践实际上是管理者、下属和所处情境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管理无固定模式,任何管理体系都是由其背后深层的政治、经济、组织、文化氛围、社会风气、人员素质、地位位置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 以美国为例,200年前就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强调个人主义、民权民意。美国是个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且经济非常发达,第三产业占gdp的90%以上。在这样的环境下,美国以金融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员工渴望自由、独立,追求金钱和职业不断进取的机会。所以,在管理上采用绩效评估、职业培训和专业化、流动化势必符合美国人的心理需求。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