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理品牌危机的金科玉律2008/2/25 [访问本页PC版]相反,许多企业担心危机事件曝光后会毁掉自己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采取隐瞒、掩盖、敷衍、“无可奉告”等愚蠢的做法,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雪上加霜。企业应该明白,在危机时刻,公众对企业的反应高度敏感,任何敷衍、傲慢、推卸责任的言行都可能激起公众的愤慨之情,使事态进一步恶化,一个被消费者憎恶抛弃的品牌其实一文不值。几乎所有的危机处理失败的案例,都存在着企业态度上的失误。 美国许多成功企业为了有效处理危机事件,都积极遵循以下原则: 一旦发现问题,就毫不犹豫地正视它。 一旦感到情况不妙,就进行彻底大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危机爆发的原因。 一旦发现危机来临,立刻通过传播媒体,及时向社会各界通报危机的真实情况。 一旦危机已经降临,就集中所有部门的意志和力量去对待它,在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形势下,没有比求生更重要的了。 这方面国内外成败的案例不胜枚举。 当年中美史克遭遇“ppa风波”,之所以能创造“产品不存,品牌依旧”的奇迹,就是因为他们在危急时刻表现出的真诚负责任的态度。 2000年11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暂停使用和销售含苯丙醇胺的药品制剂的通知》。根据此项通知,国内15种含有苯丙醇胺(ppa)的感冒药被停止使用和销售,中美史克旗下的康泰克作为国内感冒药的第一品牌,首当其冲地被绑上了媒体的第一审判台,当时康泰克几乎成了ppa的代名词。 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中美史克公司临危不乱,第二天就迅速通过媒体刊发了给消费者的公开信,表示坚决执行政府法令,暂停生产和销售康泰克,并公开承诺:“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健康,我公司愿意全力配合国家药政部门的有关后续工作。”表现出了负责任的态度。 17日中午,中美史克在全体员工大会上通报了事件的情况,表示公司不会裁员,这一举措赢得了员工空前一致的团结。 20日,中美史克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中美史克表示将全部回收市场上的康泰克,同时也通过媒体传达了这样的观点:在中国销售康泰克的10多年中,还从未有过现在大家最担心的能引起脑中风的副反应报告。另外,中美史克对于有些媒体的不实报道,一律不予驳斥,只是解释对于落井下石的竞争者,也决不还击。这样的姿态,赢得了媒体的理解。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