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份两大因素拉低出口 顺差骤减或是暂时现象2008/3/11 [访问本页PC版]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表示,出于国内需求和平抑消费品价格的原因,今年我国进口增速将远超过出口增速。“加之中国未来出口的增长最终还要看美国等外部市场的需求,今年以及未来几年我国外贸将面临诸多挑战。”李慧勇说。 面对新的形势,专家指出,中国不应该通过放慢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来刺激出口,因为通货膨胀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人民币不断升值有助于抑制目前国内市场的高物价。 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近日表示,今年中国的贸易政策是整体进出平衡,一方面保持出口稳定增长、优化出口结构,另一方面积极扩大进口。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也表示,中国将完善出口退税、加工贸易、进出口关税等相关政策措施,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支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鼓励资源性、节能降耗、关键零部件等产品进口。(记者薛黎) ppi持续上行加大通胀风险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作为cpi先行指标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2月份再次创下3年来的新高。至此ppi已连续第七个月出现上涨,1月份曾增长6.1%。 专家认为,ppi维持涨势,一是由于我国经济内需依然旺盛,二是受国际原油、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将给已经在快速上涨的消费品价格指数带来进一步上涨压力。 未来ppi上行压力仍较大 2月份ppi同比上涨6.6%,主要跟原油、煤炭和钢材等上游产品的出厂价格走高有关,据统计,2月份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7.5%,原煤出厂价格上涨19.4%,普通中型钢材上涨29.6%,普通小型钢材上涨27.8%。 中信证券分析师陈济军指出,从统计数据来看,越靠近上游的产品增幅越大,例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涨幅高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涨幅,后者的涨幅又高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涨幅,这一现象反映了经济的内在需求比较旺盛。 有专家表示,ppi未来的涨幅将更高,继续上行的可能性要大于下行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并没有大幅回落的迹象,同时由于美元弱势,国际油价可能继续创出新高,煤炭价格短期内亦很难下跌,另外,国内资源、能源、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也在走高,综合因素决定了ppi上行压力很大。 ppi高企将推高cpi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