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环保政策齐发 陶瓷企业洗牌加速

  2008/5/23  [访问本页PC版]

    目前,国家通过调节出口退税率、提高行业准入条件等办法,逐步加大了对该行业的调控力度,控制成效已渐渐显现。我国在2006年9月份下调陶瓷产品出口退税率,而仅7个月以前,陶瓷产品退税率刚刚从原来的13%下降至8%,在这次的调整中,陶瓷退税率又调低至5%。不到一年的时间,退税率已经不及原来的39%,陶瓷出口明显受到影响,增速开始放缓。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将使陶瓷行业迎来1至2年调整期,陶瓷业格局由此可能重新“洗牌”。从长远看,这正是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的好时机,它将促使陶瓷企业加快改变以量取胜、打价格战的竞争模式,对调整企业产品结构、促进行业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未来,我国陶瓷行业发展将既要企业成群更要产业成链,大力推动企业集群向产业集聚发展,使相关企业、产品和服务形成共生互补的“生态系统”,推进产业内部分工细化和产业链延伸,构建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同时,努力增创规模经济的优势、产业延伸配套的优势、服务体系支撑的优势,提高企业、产业乃至区域整体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国家将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发挥优势,大力挖掘潜力,着力在引导分工协作、加快行业整合、推进产品创新、有机融入文化、积极打造品牌等方面下功夫,发展壮大块状经济,大力构筑产业集群,推动陶瓷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我国陶瓷行业小企业众多,且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产品单一、质量档次低等问题。出口产品多以中低档为主,在款式和工艺方面缺乏创新,企业之间相互抄袭、贴牌生产现象严重,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远低于欧洲和日本,产品附加值低,行业竞争力弱。同时,小型企业能源计量工作薄弱,单位产品能耗高,且没有资金进行节能设备改造,污染严重,效益低。

    为此,国家与地方政府不断制定出台一些强制性的标准,提高企业准入的耗能、环境标准条件,鼓励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先进适用节能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淘汰落后的技术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对一些达不到标准条件的高耗能、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进行强制关闭。而新《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后,将有20%左右的达不到标准的中小陶瓷企业被淘汰。

    由此可见,未来我国陶瓷行业高耗能高污染的小企业和小手工作坊将受到准入条件以及强制性环保标准的限制而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同时,拥有环保设备、达到环保标准,且具有品牌与质量优势的企业将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与旺盛的市场需求带动下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