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南庄将极有可能成为全国的一个示范点2008/3/26 [访问本页PC版]做强产业与生态环保不矛盾 记者(以下简称“记”):南庄是工业重镇,环境污染成了工业发展的一个“副产品”,您如何看待南庄乃至禅城的转型与新发展定位? 朱晓东(以下简称“朱”):就南庄镇近30年来的经济发展来说,可以划分陶瓷产业腾飞、产业整治提升、产业“优二进三”这三个阶段。1980年、2008年、2013年分别是三个阶段的三个拐点。1980年前,南庄是农业镇,通过10多年时间产业培育发展,南庄就完成了从农业镇到工业重镇转变,从近年来看,禅城、南庄整治提升陶瓷等传统产业,已有初步成效,从现在开始,再用大约3到5年时间,有望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这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佛山的做法,正是符合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其实做好生态环保与做强产业并不矛盾,南庄关闭、转移一批污染大的陶瓷企业,是拿走了橄榄球型的中间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在这个基础上整合资源,做好、做大、做强陶瓷机械、设计、研发、物流会展,更好举起这个两头高附加值、两头大的“哑铃”。同样的道理,对于佛山的其他传统产业优化、提升也有借鉴作用,并可以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化、提升积累经验。 产业与环境专项规划不可缺 记:不但是南庄、不但传统的陶瓷产业,禅城区童服、不锈钢等传统产业都面临产业优化提升,重新的发展定位,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朱:瑞典的malmo城市,日本等国家都有值得佛山、禅城借鉴的地方,特别是产业优化提升、城市环保可持续发展方面。例如malmo、日本的濑户等分别是汽车制造、陶瓷生产的经济重镇,近10多年来,这些国家、城市通过调整地区发展定位,将能耗大的生产线外移,保留、做强研发、销售等附加值高的配套产业,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南庄、禅城通过以往20多年经济发展,已积累了原始资金,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做好了准备。例如陶瓷产业的调整提升,禅城区、南庄镇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完善相关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环境规划,严格论证其可行性、科学性,通过规划引领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例如南庄根据发展定位,可制定创建国家环境优美镇、生态镇、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等环境规划。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