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东莞对加工贸易企业新态度:请留下来和我们一起转型

羊城晚报  2008/3/29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处于这次“珠三角大量企业外迁”潮中的主角,是珠三角数万家加工贸易企业。东莞作为加工贸易企业最为集中的珠三角城市,在加工企业“去与留”之中感受最深。本报以东莞为考察对象,调查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在腾笼换鸟呼声中是否一换了之、转型有哪些利益之累。

    1、腾笼换鸟不能一刀切

    腾笼换鸟,是珠三角企业转移最形象的一种说法。然而,珠三角要腾的笼实在太大了: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光港资就达4.3万家,出口量占广东出口总额的70%加工贸易企业最为集中的东莞,1.2万家加工贸易企业占东莞工业总产值的80%。

    东莞市分管外经贸的副市长江凌坦言,如果把腾笼换鸟简单地理解为是把一些比较低附加价值的东西转出去,再换一些新的产业进来,操作上是有点问题。“如果企业觉得在东莞发展还有很好的条件,你让它腾出去它也不愿意干而就东莞来说,如果腾出去,经济承受不了,东莞也不会腾出去。”

    加工贸易企业20年一个转移,这是远至日本、韩国,近至台湾、香港的实践经验。“人家20年就转了,东莞30年转不了?”江凌说,因为东莞有广袤的内陆腹地,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如果当时东莞是个孤岛,不说是30年,早在10年前就转走了!”

    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加上口岸区位,是加工贸易企业落地的生态环境,现在土地和劳动力在珠三角渐成稀缺资源,加工贸易转移已成大势。然而当加工贸易转移走了,深圳有高新技术产业,广州有重工机械,佛山有家电陶瓷,东莞有什么?因此,东莞相关部门提出:腾笼换鸟对珠三角城市而言,不能一刀切。

    前两年,东莞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去留往往促成转移。去年以来,当各种利空因素真的挤压这类企业在东莞的生存空间时,东莞的态度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从力促转移,到顺应市场,再到保留并促其变身。毕竟,东莞有16500家外资企业,其中大都从事外贸加工。

    然而,企业的去留是看市场气候的,尤其是具有候鸟特性的加工企业。东莞能想留就留吗?

    2、加工贸易企业忙自救

    在走与不走之间,珠三角稍有实力的加工贸易企业选择自救。

    “水都淹到鼻孔了,再不找块砖垫就活不下去了。”在东莞正圆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公司法人代表林震文一边泡茶,一边分析“三来一补”企业的现状。多重压力下,目前这些企业已经没有了成本利润,只有向管理要利润。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