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重挤压 中国制造2008面临大考2008/3/4 [访问本页PC版]2月25日,在接受了铁矿石价格65%的涨幅后,宝钢率先大幅调整了第二季度的钢材产品价格,其中热轧主要产品每吨上调了800元。其他钢铁企业也闻风提价。 对于此次钢铁企业的大幅度提价,国内的行业分析师表示,这次提价对出口依存度很高的五金和机械行业,则是雪上加霜。 在中国机电进出口协会的调研中发现,轴承钢的价格已由去年年初的4300元/吨上涨到目前的6250元/吨,上涨幅度达45%,但轴承的出口平均价格仅上涨了6.7%彩电整机厂则反映,其彩电整机利润仅为8元左右,但彩管价格至今已经上涨了16~24元。 奥克斯集团外贸销售经理王稳根对记者表示,前两年曾经是中国制造海外市场最好的时期,经过多年的价格恶战,行业也得到了重新洗牌,这两年中国制造在海外的利润在增加,出口单台空调赢利在人民币300元~600元,而国内市场销售单台赢利只有50元~200元人民币,仅是出口赢利的1/3。但目前内外环境的变化给他们的海外计划带来了一层阴影。 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劳动合同法》同样成为出口企业的心头之痛。上海的一家知名服装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服装类企业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成本占到总成本的70%以上,而原材料、水电等只占30%,由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动力成本大规模上升之后,对他们这些利润仅在10%左右的服装类企业几乎是致命的挤压。 突围难题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增速为29%,下半年则降为22%。而据记者了解,一份调研中国企业出口情况的报告已经由商务部上交国务院。 “汇率上升、成本提高了,我们今年已经调整策略,多做内销。”前述服装企业负责人说。 广东一位从事电子产品出口的外贸经理则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开始大力发展欧洲、非洲甚至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外贸业务。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我国出口较多的彩电行业的出口已经出现了下滑。2007年中国共出口彩电4788万台,比前年同期下降了44.6%。据业内人士分析,出现如此大的下滑主要是因为我国部分企业的彩电生产技术相比日本、美国相差较大,当汇率上升,我们的产品失去了低价的吸引力。 一个知名家电生产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甚至呼吁:“为了生存,中国制造在国外市场要联合起来涨价。” 另据了解,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广电)目前就在试图引进新的第六代彩电生产线,但需耗资近240亿元,这笔钱目前还尚无着落,而上海当地银行也因不看好前景,对这笔贷款捂紧腰包。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