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东西部农民工工资差异日益缩小 农民工回省或就近打工的意愿日益强烈

  2008/3/6  [访问本页PC版]

    工资以外的原因

    农民工渴望“回流”,除工资“动力”不足外,还有深刻的体制和社会原因。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首先是对社会待遇不满意。由于体制等原因,经过了二十多年整整一代人的艰辛打工,外来工仍然不能融入当地社会,并且形成了大量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造成长期骨肉分离。

    其次是企业福利待遇不尽如人意。随着新一代工人维权意识的提高,打工者在养老、医疗、工伤、劳动时间、食宿、业余生活等方面与厂方的矛盾不断显现出来。

    资中县就业局长张兴民说,打工者普遍对广东的工厂越来越不满意,而且年轻一代农民工的忍耐性越来越小。2005年,广东惠东一家陶瓷厂拿到许多美国订单,紧急找资中县就业局要200名劳动力,劳动局花了很大功夫,才组织了170人过去。过去以后,因为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待遇低、生活条件差,他们就选派代表找厂方谈判,厂方虽然不断让步,但一周内仍走掉150人,还带走了一批老工人。

    重庆市合川区劳务输出经纪人孙辉菊说,现在一些广东企业,工人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工资仍停留在七八百元包吃住。虽然我反复向他们抗议,但没有太多改观。现在,我手上来自广东沿海地区的普通工人需求订单在5万人以上,但招不到人,预计春节后最多只能输出2000人。

    孙辉菊认为,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不如重庆规范。根据重庆市合川区的规定,劳务经纪人每输出一个劳动力,可凭劳动合同到合川市就业局领取100元奖励性补贴。广东、浙江的用人企业宁愿多掏100元给经纪人,也不愿签订合同,结果使80%的输出劳动力签不了合同。有的企业为了防止工人跑掉,要押一个月工资,或者押工人身份证,到年底才能发还,许多工人春节回来就不准备再去了。仅在合川区,我就知道有300多人是这种情况。

    孙辉菊说,通过考察,她认为目前重庆在打工者收入、食堂、住宿、社保、治安等方面均不低于广东的水平,所欠缺的只是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数量。如果这边新建一个电子厂,她可以将广东一家同类电子企业的数千名川渝籍的工人一下子全部拉过来。

    “人口红利”的争夺

    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部分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在中西部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以前,农业劳动者被称为“3899部队”,即老人和妇女,现在只剩下了老人,连妇女都出去打工了。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