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让“商学院”成了“殇学院”2008/4/15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在集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凭借我们的深厚底蕴和丰富资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我们构建了业内首屈一指的强大内部讲师阵容,并组建了永久性的综合培训基地———xx商学院,以全新的运作理念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缔造人才竞争优势和企业竞争强势……”这是笔者出席xx企业商学院挂牌暨首期学员开班仪式时,听到的该企业老总慷慨激昂的发言。 举动不可谓不令人振奋,场面热闹,师资轰动……不得不承认,该商学院也让企业上下着实新鲜了一把。你看硬件设施:有超过400平米的专用课堂,课堂内投影仪、电脑、音响、空调等一应俱有。再看软件:一方面组织内部各职能、生产、业务部门精英,提炼经典培训教程,组建内部培训师资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外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业培训机构的专家、教授、知名学者莅临商学院授课。 还有,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总部大楼顶耸出来的一个“锅儿盘盘”,那可是商学院花费数十万元引进的“足不出户,学遍天下”的“卫星”。再来看看商学院光荣结业(分寸还是有的,知道“毕业”是公众认可的“官方说法”)的“院士”:有职能服务系统的,有业务拓展系统的,有来自经销商终端卖场的。据说每两个月就搞一次20人规模以上的“强化班”,如此算来,一年下来也有120名高材生“结业”吧。 然而,该商学院一年以后居然偃旗息鼓,不再开班了。原因呢?表面上看是负责主持商学院日常工作的“行政院长”(培训经理)“卫星”般升任集团“营销总监”,要将他的理论转化为“实践”去了。但既然是“永久性的综合培训基地”,怎么可能因为走了一个“行政院长”就后继无人了呢?当年号称“业内首屈一指的强大内部讲师阵容”中,就挑不出一个“行政院长”? 问题就出在这些“大而空”的口号与定位上面。熟知内情的相关人士说,起初从上至下个个热情高涨,一有培训项目大家就争先恐后地报名,各部门也是一路开绿灯创造条件。但真到了培训那天的课堂里,有人接打电话,有人玩手机游戏,有人打起了呼噜,有人接了电话就溜出课堂杳如黄鹤……如此这般三番五次,授课者感觉越来越没得到作为师长的起码尊重派员培训的部门领导及主管感觉人心越来越散,队伍越来越没法带了而真正坚持培训下来“学有所成”的,没过多久不是提出加薪就是离职另谋高就了…… “商学院”成了“殇学院”(注:“殇”古意为未成年而死,夭折的意思)。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宏观大环境,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岗位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也迫切希望建立一支信念坚定、智勇双全、能征擅战的“特种部队”。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员工队伍,是企业长期坚持的一项工程。笔者建议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或许更契合企业经营实际。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