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通胀和需求放缓令 今年企业盈利不容乐观2008/4/17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中金公司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在高通胀和需求放缓的宏观环境下,企业盈利风险在增加。中国出口从去年4季度开始已经显现放缓迹象,并将在今年2-3季度体现得更加明显。在宏观基本情景假设下,预期2008年和2009年非金融行业盈利增长将分别下调6.6%和8.6%,但电信、必需品消费受影响较小。 负面影响已显现 中金公司认为,中国外需放缓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而投资增速虽未明显放缓,但主要是受房地产投资的推动。制造业投资增速在外需放缓的情况下将持续,而去年4季度以来对地产行业的调控对投资的抑制作用预计将从今年2季度至下半年逐步体现。外需的放缓对占出口比例比较大的资本品(普通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电力设备、金属制品等)、纺织服装等负面影响已经开始体现出口相关行业包括港口、航运特别是集运也已经受到影响。前两个月的发电量数据和工业增加值也显示,出口放缓带动工业生产活动的趋缓,已传导到工业企业相关部门包括交通运输和电力,虽然具体影响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数据表明上游的行业如基础材料,包括钢铁、铜、铝等板块的需求受到明显影响,但如果出口和投资均开始放缓,这些行业受到的影响有可能在2008年下半年到4季度开始显现。 通胀是盈利最大风险 能源面临长期供给约束,而开辟替代能源的进展缓慢。中国目前炼油和电力行业在承担通胀带来的成本压力,通胀继续上行走势及国家能源政策取向决定能源成本压力是否向中下游转移,进一步挤压毛利率水平。 如果炼油和电力出现全行业亏损的情况发生,国家被迫对成品油和电价的调整,带来成本的提升将会加剧需求的放缓,同时会影响利润在不同行业间的分配,加剧企业盈利下调的风险。从结构上说,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将对下游行业,包括汽车消费、航空、航运等行业盈利产生影响电价的调整将对电力生产成本占比较大的行业,例如电解铜铝、造纸、部分化工产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有自备电厂的企业除外)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非金融行业今年盈利下调6.6%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需求放缓(主要来自于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和成本上升(主要来自于原材料成本上升)所做的量化分析,预计在宏观基本情景假设下,2008年和2009年非金融行业盈利增长将分别为16.9%和5.0%,与自下而上的预测结果(2008年23.5%、2009年13.6%)相比,下调幅度分别为6.6%和8.6%。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