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居消费呈现两大趋势2008/4/24 [访问本页PC版]“对家居业而言,可以说90%的消费者都是认可品牌的,因为集散地只是个概念,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是不可能找集散地负责,而肯定会针对所购商品的生产厂家或这个商品所在的销售市场。”集美家居副总裁刘洋认为,购买家居建材是家庭消费中一笔较大的开支,为此人们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质量保障来避免重新购买,而能实现质量保障的只有品牌家居卖场或品牌产品,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好品牌、好卖场肯定是消费者购物时最讲究的东西。“另外,品牌企业的服务也是可圈可点,如居然之家的先行赔付、集美的无理由退换货以及400多辆免费班车等,总之消费者来这里买东西踏实。” 随着北京的交通日趋拥挤,便捷的交通也成为人们出行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对此,曾经操盘过多家卖场的蓝景丽家总经理尹勃指出,家居卖场的停车条件、易达性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决定,尤其面对当前庞大的有车族来说,开车沿着环路选家居产品简直就是一种流行。“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北京众多品牌家居卖场都是沿着环路开门做生意。”的确,如今开车沿着三环走,你就能去环三环、十里河建材街、福丽特、大钟寺蓝景丽家、明光家居建材城逛一圈;从北四环开车出发,更有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集美、爱家、城外诚等大品牌家居卖场供您选择,可谓省事又方便。 事实上,因为交通不便阻碍家居集散地发展的事例不少,比如由丽泽建材城、东方家园、圣火暖气城、宏达丽泽建材城形成的家居集散地就是一个典型。“丽泽桥这座高架桥一建成,就把丽泽一带的家居集散地内的众多家居销售市场隔离开来,人们在宏达丽泽可以看见东方家园的招牌,但真要过去就需要沿着公路绕一大圈,极不方便,久而久之人们就不愿意去丽泽桥附近购买建材了。”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也是宏达丽泽建材城等未能发展得如日中天的原因。 业内点评:家居商圈尚未形成 与以往其他家居论坛上嘉宾们围绕主题高谈阔论不同,本次论坛上,家居巨头们似乎并未理会“商圈”主题,而是围绕“家居集散地”说起了不同的看法。究其原因,大家一致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家居商圈还远未形成。 “商圈主要由品牌和渠道构成,甚至可以说有了强势品牌和强势渠道扎堆,才能形成商圈。”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黄瑜以家电商圈为例,表示如今的家电零售市场已形成了马甸、中央电视塔、洋桥、西坝河等四大主要商圈,而四大商圈的主角不外乎是国美、苏宁,渠道不多但很强势。而家电品牌经过行业残酷洗牌后也所剩无几,老百姓熟悉的、有实力在电视上打广告的无非就是海尔、三星、lg、格力等屈指可数的品牌,“人们奔走于各个家电商圈仅仅是为了寻求更优惠的价格,并非奔着某品牌而去”。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