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后年经济可能有通缩压力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4/26 [访问本页PC版]调控需把握力度 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每年消耗的煤炭、石油、铁矿石、电力、水泥等占世界总消耗量的比重,远远超出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这种经济相对粗放后面很重要的原因是电力、石油、煤炭等要素、资源价格仍没有理顺。 但是从目前看,下一步调控力度需要把握好力度,短期调整的步伐不能太快。 施发启指出,如果美国经济进入衰退,中国出口下降太快,将导致国内产品供大于求,使得通缩再次出现,同时经济也会下降。 因此出口仍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为此利率、汇率的调整不能太快。美国在降息,如果经济下降太快,我们为什么不能降息,反而加息呢?” 施发启说。他同时认为,国家对于养猪等农业方面的补贴仍远远不够,“散养户仍会去打工,因为补贴太少,养猪一头1年也就300多元纯收入,不如打工来得快。” 根据蔡志洲的研究,尽管一季度投资仍增长24%以上,但是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实际增幅是在下降的。蔡志洲也建议多项调控措施出台不能太猛。 上述观点得到北京发改委副主任王海平的共鸣。他说,北京的出口下滑较快,一季度北京一些电子高技术产品订单下降30%以上。同时,物价涨幅的压力在增加,全年北京cpi预期3.5%的目标被突破已成定局。尽管北京预留了成品油、供电、供热价格等国家价格上调的空间,但今年一季度物价涨幅超出6%。这使得全年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