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落”的广交会是一个什么信号?2008/4/28 [访问本页PC版]“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市场要与国际化接轨,产品品牌要本土化、个性化,这是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经营的法宝之一。潮州是“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中国服装跨国采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晚礼服生产出口基地。一些生产低中档服装的企业却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有的停产,有的半停产,而一些有规模、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虽然也受到影响,利润的空间缩小了,但生产仍在火热中。一位生产婚纱的企业主对我说,“做服装同样有技术含量”,一件品牌婚纱其工序有500多道,工艺采取潮绣、潮州抽纱等,款式设计顺应世界潮流,技术含量很高,带来的附加值也就高。这样的品牌服装,它的加工费可以是低档服装的几十几倍,甚至上百倍。 美国营销专家拉里·莱特曾指出:“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就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要在市场上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必须要有个性化产品。事实早已证明,哪个产品有自己的个性,哪个企业就能得到大发展。当前珠有的企业在这种挤压之下倒闭了,有的企业选择迁徙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区域,有的企业却选择了坚持,他们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的国际竞争。由于有了自己的品牌,他们不但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发展得比以前更好。 所以说,对于“中国制造”来说,目前的尴尬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如果能够借助这样的机遇将“中国制造”进行产业升级、产品更新,变成“中国创造”,那么尴尬和危机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如果墨守成规、继续在产业链下游进行低价格、低技术含量的拼杀,这样的企业,即使是再好的政策扶植恐怕也难改变被淘汰的命运。 这就是“没落”的广交会给我们的信号!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