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中国品牌商品如何深入美国市场?

全球品牌网  2008/5/15  [访问本页PC版]

     

    “展销中心”的产品选择,可以从中国商务部公布的六大类190种“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中挑选。以2000平方米左右大小,集中一批中国品牌商品展销,就能形成“联合舰队”的规模影响,比一家企业单枪匹马效果好得多。多家企业联合,也可共同分担场地费用,提高场地利用率,降低经营成本。

     

    二,建立零售渠道,接触终端客户

     

    任何品牌商品要想提升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就必需进入零售系统,直接接触终端客户。但长期以来,中国品牌商品一直在美国市场的零售系统门外游荡。具体分析,大致有三个原因。

     

    一是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oem贴牌生产的超过50%,也就是中国许多工厂都是在为美国品牌商品打工。以前大多是为美国的制造商贴牌,现在连零售商都以自己的品牌向中国企业下oem订单,如沃尔玛(wal-mart)。而且不少美国oem下单公司在与中国企业签约时,甚至还有一条中国企业类似产品不能以自有品牌进入美国市场的限制。而中国企业生产能力与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又使这一情况发展日益严重,不断吞噬中国品牌商品今后与终端消费者接触的机会。

     

    二是美国品牌垄断零售市场,排斥中国品牌产品进入。如果原供应商不退出,那些大型商场也不接受新的品牌入埸。而且一些大型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与专卖店,对新品牌进入的条件相当苛刻,不但销量要能达到一定门槛,货款回笼时间较长,还必须满足自动补货与无条件退货的条件。

     

    三是中国品牌商品自身对进入美国零售市场也并不积极,缺乏创造条件进入的目标与信心,心甘情愿的只作制造商。这样更使第一个现象加速发展,导致中国品牌产品今后越来越难以进入美国零售市场。

     

    对此,目前可以采取的对策,一是回避美国大型零售商,努力进入中小型零售店,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二是通过并购或合资方式,自建零售渠道。并以此作为根据地,自由的销售中国品牌产品,日益扩大中国品牌商品在美国的市场。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