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新产区崛起 谁将成为未来陶都群中的新老大?

  2008/5/23  [访问本页PC版]

    曾经占佛山市市直企业利税三分之一的石湾建陶业,在市里任何一个举手投足的动作,都受到喝彩地方官员亦以此作为政绩工程来抓,几乎达到沾沾自喜的地步。俨然一副“世界建陶业领袖”的架势。

    但是,这30年,历届政府对企业几乎是“只取不哺”,政府应该给企业做好环保的投入不足。以致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2007年,佛山市政府通过“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的工作思路,对佛山陶瓷产业进行调整。他们希望随着一批陶瓷企业的关闭转移“赶走污染”。随后,《佛山日报》向社会披露了政府“推动陶瓷产业优化升级”的三个政策性文件。把2008年10月31日设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限。这30年中,从全盛时期的佛山市建陶制造企业达六七百家,到“大限”止,估计所剩企业只有二三十家。

    进入2008年,从石湾镇到佛山市,发展了30年的现代建筑陶瓷制造业,恐怕也逃脱不了“世道变移,盛衰易位”的规律。应验了清代吴敬梓所著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所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论断。

    从实质上看,石湾这个“南国陶都”将日益变小。原本的“老大”地位岌岌可危。可是,市政府的三个文件,却提出“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品牌建设、用地发展、上市融资、节能减排、智力支持”七大政策措施扶优扶强,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目标是通过调整优化,促进陶瓷产业与城市共荣,促进产业从加工、制造等产业链低端向设计、研发、营销、文化等高端跃升,力争把佛山打造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陶瓷之都。”

    如果这个“打造全球陶瓷之都”的设想果真能实现,那么, “南国陶都”不仅仍能保住中国“老大”的地位,而且会成为世界的“老大”。其它古传的、自封的、协会给封的“陶都”“瓷都”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档次。“一边站着去吧!”想夺“老大”地位,只能是n年以后的事了。

    但这世界上,偏偏有对某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持怀疑态度,或压根儿不相信的人。“南国陶都”自称要做“全球陶瓷之都”的“大话”“吓”不住步步紧逼上来的东南西北的这都那城。

    好戏才刚刚开始。

    二、“东北瓷都”的崛起

    辽宁省沈阳市下辖有个法库县。这个全国闻名的农业大县、国家三北防护林高科技示范区,也是国家一类矿产资源大县。

    2002年,开始走广东佛山市发展建筑陶瓷产业之路,建立了“沈阳法库陶瓷工业城”。丰富的陶土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交通运输优势、劳动力优势、投资低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不缺水、不缺电、不缺地。全国八大煤区之一的铁法煤田,距陶瓷工业城仅10公里,可以为建陶生产提供充足的煤炭资源。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