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文化创意园 各有各的“创意经”

北京商报  2008/5/26  [访问本页PC版]

      如今,英国1/3以上的设计机构都位于伦敦,分布在各个创意园区,产值占设计产业总产值的50%以上。伦敦创意产业的艺术基础设施占了全国的40%,由此集中了全国90%的音乐商业活动、70%的影视活动。

      伦敦众多创意园中,位于英国伦敦东北部的克勒肯维尔(Clerkenwell)被翠西亚教授认为是伦敦众多创意园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克勒肯维尔原本是伦敦废弃工业仓库的不毛之地,但随着一批年轻数码创意工作者和企业家的进驻,这里悄悄发生了改变。如今,克勒肯维尔地区也是全英著名艺术场所所在地,如Sadlers Wells和Barbican艺术中心;当地的音乐、剧院、展览馆、电影与博物馆水平一流,还有各种酒吧与餐馆。

      创意区往往也在设计上符合创意人才的“胃口”。在伦敦南岸,为了弥补音乐厅因装修而无法享受音乐的震撼效果,创意设计师在音乐厅外搭建了一堵“会唱歌的墙”,只要游客触摸墙上突出的“音符”,就会听见来自爪哇甘美兰20多种的乐器声响;一旁的公共座椅也由设计师组装,游客可以通过手机蓝牙和这些附有播放器的座椅交换歌曲,当然通过蓝牙也可以为旁边的客人点歌,寻觅知己。

      尽管英国人在发展创意产业这方面先知先觉,但是并没有少走弯路。

      曾经被英国政府推动的“聪明屋计划”后来沦为伦敦创意业界的笑柄。政府开始想把众多聪明屋放在创意产业园,在那些屋子里,它强调智能和高科技。不过,这些屋子最后都成为高科技产品的“陈列室”,没有人买账。自上而下的推动对创意园来说,并不会起到实质的效果,并不是政府这样规划创意角、企业角,人就会往里面搬迁。如何吸引有活力的年轻人回来,才是创意园发展的关键。

      “会讲故事”的动画产业基地

      在最近几年,随着好莱坞把他们的代工基地转移到印度,动画师开始成为印度的热门行业,连做雕塑的都被招来CG公司工作,以解燃眉之急。在印度完成后期特效以及动画部分的好莱坞大片确实是越来越多。《加菲猫2》就是由美国Rhythm and Hues工作室的孟买分公司制作的,《纳尼亚传奇》的部分特效也是在这里完成的。一些西方动画公司也纷纷在印度设立制片厂。美国的Toonz Animation就在印度设立了两个制片厂,雇用了近450名印度动画家。印度政府对国产动画很早就开始重视并有一些扶持政策,然而由于印度的动画工业仍处在萌芽阶段,原创内容的作品还相当有限。印度动画产业想通过代工提高自己技术的意图也是明显的。他们现在正在积极地发展原创作品。原创动画《Hanuman》的票房佳绩就在印度动画业掀起了神话改编潮流。印度与我国一样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基础和悠久的历史,所以讲故事是印度的强项,印度众多的神话传说会为动画提供丰富的题材。印度动画的风格将不会像日本动画那样富有未来感,而是会建立在印度本土的价值观上。孟买被称做为“印度的好莱坞”,也是印度众多动画工作室聚集的地方。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