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现代企业管理的12个指南针

  2008/5/6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 一、抛弃旧管理观念

    1、数字指标唯一

    旧管理观念的主要表现是:榨干员工的能量,以此创造更多的收入、获取更大的利润。你会听到这些人喋喋不休地谈论数字指标,仿佛那是企业的惟一目的。

    2、员工只是经济人

    传统管理中,那种把人只看作为一种资源,是管理的对象,被指挥者、执行者的理论。其实质是只崇拜物,不崇拜人的思维的体现。是建立在把员工设想为经济人的前提下的。

    3、干部是一群家长

    在企业管理中,传统的“组织人”模式是建立在管理人员的权威性基础上的,这种管理模式主张:只有将员工变成像他们管理的资产一样可以进行预测和控制后,企业管理才是成功的。家长式管理在我国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奉行上述管理模式的企业也是俯拾皆是。然而实践证明,在选择这种管理模式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注重员工对企业管理的一致性和服从性,不会倡导员工的个人创新意识和能动精神,也不会鼓励员工去承担风险,久而久之,企业就会陷入一种死气沉沉的管理状态中。这时,有才能的员工往往倍受压抑和排挤,他们的才能和专业技能也受到限制基层管理者失去了寻求企业发展机遇或创造新设想的激情与动力,他们不关心会发生哪些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做完必须要做的活。现代企业正面临着一种新的竞争环境——不间断地变革和高度不确定性。企业一旦陷入死气沉沉的管理状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然会逐步走向死亡。

    二、尊重和关心员工

    1、第一条规矩

    bmc公司副总裁维尔森强调管理时说:”企业确实需要规矩,但规矩的第一条规矩就是尊重个人,如果把这一条规矩做好了,一切也就好办了”。

    2、员工同时是社会人

    其实,企业员工既有经济人,劳动是为挣钱生存的一面,还有社会人寻找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一面。管理也就存在着制约与自律两个方面的作用。积极创造使员工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在全面提高员工素质的前提下,变指挥型、命令式的管理思维为引导型、协调式的管理思维,是高明的选择。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