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2008米兰国际家具展我们该思考什么?

  2008/5/6  [访问本页PC版]

    一个以设计为主题为家具灵魂寻找家园的展览

    从进入米兰展的展馆开始,人们就不由自主地东张西望,外边露天酒吧,小卖店,雕塑和水池,每一个环境和设施都透着不同凡响的设计和时尚。进入展馆后,更是让你目不暇接地看着一个个风格迥异的展位,一个个个性鲜明,差异化非常明显的产品。每一件产品都被制作得严丝合缝,线条流畅,棱角分明,或光洁如玉,或粗狂豪放,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让你挑不出毛病,只是觉得恰到好处,精致典雅。这里有大牌的企业,更有众多的小企业,但它们各具千秋,各展风采。他们在产品制作上没有明显地的差距,差别仅在于个性的程度,新技术应用的多少,展位规模、产品的丰富程度有所不同。不像我们的企业,一流与三流的企业,除了上面提的方面不同,在产品品质上也差距明显,而且产品雷同现象严重。

    说实话,我们国内一流企业的产品,不说设计,仅说制造的品质,与意大利就要差很远,也就相当于他们三流企业的产品,或者还要低一个层次。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当然我们的售价也是他们的1/5左右,或更低。当然,价格不仅与产品品质有关,更与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有直接的关系。在品牌上的差距,不仅是家具行业的软肋,更是中国制造的软肋。我想,没有精良的制造做保证,品牌之梦也是遥遥无期的。

    米兰的设计灵魂是无处不在的,它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和花哨的形式,而是让你在驻足中,行走时去感受的。那些经典、高贵、高品质的华丽词藻更多的是让你在品味过之后油然而生的,而不用自己的过分标榜。产品就是他们的语言,就是那些华丽的形容词。

    而在国内每届展览会上,总有很多家具企业绞尽脑汁,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招数,人体模特,美女表演,活人橱窗,发布会等等,招揽参观者,但进去后看他的产品,很多粗燥的不能入眼,这其中包括一些大牌的企业。他们可以花几百万请明星做广告,搞这些花哨的仪式,但要投入10万块钱搞技术创新,花1万块钱搞培训却是很舍不得的。

    这就是意大利与中国最可怕的差距,不是差在资源上,也不是差在人的差异上,而是差在观念上,差在文化上。我们一贯以来重形式,轻内涵重硬件,轻软件重物质,轻人文重宣传,轻产品。这种渗透骨子的观念不改,看一百次米兰展,也永远学不到米兰展的精髓。

    样式和图案都是可以抄来的,那种精致和高贵,和那种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是永远也抄不到的,这种鉴赏力和创造力必须靠自己从血液和骨子里游离出来,渗透出来,才可以赋予到产品上。他们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因此,也必须从精神层面去获得。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