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现状与思考2008/5/9 [访问本页PC版]2.市场与效益 据最新资料报道:全世界陶瓷墙地砖总产量为43亿平方米。如果全世界按58亿人口计算,人均建筑陶瓷产量为0.74平方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水平还不可能超跃国外中等以上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自1993年以来,我国的建筑卫生陶瓷的总产量已居世界前矛。据测算1995年全国建筑陶瓷的人均年产量为1.25平方米,已超过了世界人均量。另外,从资料中得知,美国人均产量占有陶瓷墙地砖量仅有0.38平方米,日本人均产量为0.64平方米。 另一方面,从国内实际需求量来看,中国建筑业以12%的速度增长,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是以建筑业的大市场为依托的。我国“八五”期间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的年平均增长分别为38%和22%,远远超过了建筑业的增长速度。所以建筑卫生陶瓷的年产量明显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对建筑卫生陶瓷产品需求急剧增长,在“要发财,上建材”的热潮中,在丰厚利润的驱使下,盲目大干快上,重复建设一大批建筑卫生陶瓷企业。产量发展过快,已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 (2)我国是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大国,但是产品出口量甚少。然而,意大利、西班牙也是建筑陶瓷生产大国,他们的出口量分别占年产量的50%和40%。据了解1997年我国建筑陶瓷出口量为2218.95万平米、卫生陶瓷出口量为172.2万件,分别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和3.4%,我国目前出口的状况是不尽人意的,与生产大国的出口量相比相差甚远。 (3)设备重复引进过多,由于多元化的领导体制,资金来源也多元化,许多工业部门都在筹建建筑陶瓷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个体、合资企业发展最快。有些企业不顾自身技术、管理的落后现状,拼命向银行贷款,向社会集资上建筑陶瓷项目,大量重复引进设备,如大吨位球磨机、喷雾干燥塔、自动压砖机、辊道窑、隧道窑等。“八五”期间引进的设备更多,据不完全统计,引进各种大型自动压砖机达2000多台、窑炉400多条。近期卫生陶瓷企业又掀起引进中高压注浆机、低压快排水成型线、机械手施釉机及大型宽体隧道窑的热潮。这些引进技术装备的企业,经扩建和新建后,陶瓷墙地砖年产量多为200~300万平方米,最大企业的规模已达1000~1500万平方米。90年代扩建和新建的卫生陶瓷企业的生产规模为50~90万件,最大规模的年产能力将达120~300万件。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