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kpi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陶瓷行业深思家族企业

焦点房家居  2008/6/13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为什么国内学平衡计分法和kpi的热情非常高,效果却往往有限?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清楚kpi管理模式所要求的具体管理条件和理论前提。西方理论是在假设前提下成立的(假设前提,是指保证分析和观点得以成立的条件)。设定前提是思维严谨性的一种具体体现,这也是西方管理科学的本质精髓之一。

    一次,爱因斯坦对学生说:“有两位工人,修理老旧的烟囱,当他们从烟囱里爬出来的时候一位很干净,另一位却满脸的煤灰,请问他们中间谁会去洗澡呢?

    一位学生回答说:“当然是那位满脸煤灰的人喽。

    爱因斯坦说:“是吗?请你们注意,干净的工人看见另一位满脸煤灰,他觉得从烟囱里爬出来很脏而另一位看到对方很干净。我再问你们,谁会去洗澡?

    另一位学生很兴奋地发现了答案:“噢!我知道了!干净的看到另一位很脏时,觉得自己也很脏但是脏的人看到对方很干净时,却觉得自己并不脏啊!所以一定是那位干净的人跑去洗澡了。

    所有的学生似乎都同意这个答案,只见爱因斯坦慢条斯理地说:“这个答案错的,两个人都从老旧的烟囱里爬出来,怎么可能一个会是干净的,另一个会是脏的呢?前提不正确,结果肯定没有意义!

    离开了既定的前提条件,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便毫无意义,甚至是错误的。在不同假设前提下会有不同的结论。

    管理问题也一样。

    kpi的使用前提

    广东佛山一家陶瓷企业,市场销售业绩连年徘徊在5000万元左右。

    该企业是一个典型的家族式民营企业,老板的三亲六戚遍布企业各个管理要位,企业中人浮于事,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事情非常突出。各个机构山头林立,企业内耗严重,并且导致企业价值观非常混乱,很多事情只有老板亲自过问才有成效。

    为了实现企业的二次飞跃,老板下决心对企业实施变革。经过流程改善,企业实施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希望借此来提高生产经营绩效。但是,企业应用一段时间,发现成本不降反升,一些中层也怨声载道,最终不得不恢复老样子。

    究其原因,是企业在运用kpi考核方法时,机械地套用西方管理工具,没有能充分认识这一方法使用的假设前提。比如仅仅看重考核二字,但却对员工的考核标准和内容没有达成一致,将“计划赶不上变化视为天经地义,自然实施结果不尽如人意。

    这种现象在中国企业引入西方先进管理工具或者理念时屡见不鲜。怎么才能实现西方管理工具同中国具体管理实践的完美结合?中国企业在导入kpi方法中需要注意哪些具体的使用前提?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