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产业变局:江西陶瓷经济的机会与挑战中国江西新闻网 2008/6/17 [访问本页PC版]李重光称新明珠进驻高安是缘分,而东鹏在丰城设立生产基地更多则是政府努力的结果。 2007年4月21日,得知东鹏董事长何新明一行来江西考察,刚参加完全省统一组织的学习考察活动的丰城市委主要领导连夜率人赶赴南昌,在他们下榻的宾馆等到晚上11时许,赢得了半小时推介丰城的机会,并成功说服考察团一行改变行程,于第二天到丰城考察。随后,东鹏14亿投资砸向丰城。 龙头企业引进之后,对当地政府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何新明表示,“丰城因目前还处在整个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存在着产业上下游供应链还不完善,产业周边相关的服务配套还需提升”。但何同时也表示相信在当地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下,这些劣势定能克服。 李重光则表示,虽然有不顺心的地方。“但这里我觉得我们跟高安沟通是比较坦诚的,也是比较有效的,本着互惠互利,在奠基仪式上,我们提出‘携手双赢,共谋发展’,高安也很认可,我们所有东西都是贯穿这个理念出去的。” 而新明珠所进驻的高安市,由于多年的生产经验,在产业链方面较丰城而言更为完善。但相对佛山来说,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创意产业这方面,江西还是偏弱。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也偏弱,佛山陶瓷企业过去会带动这方面的发展。” 张有卓建议企业应当联合政府一起来做长远规划,“我听报道说东鹏一过去就是十个亿,那就要做一个可行性研究,要详细分析产业链的情况。必须做这样的研究,包括市场可行性,财务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包括原料可行性。在江西,各种各样的原料能不能供应上,成本又是多少?各个方面的可行性研究不是小事情,国外企业在这个项目,花的成本几个亿的投资,至少要拿出1%。现在不是科学发展观嘛,不能觉得这里条件不错,就贸然行事,这对江西也会带来损失的。” 由于陶瓷是高耗能产业,所以“现在我们迁移出去已经出现这样的问题了,有些地方电力不足,三天两头停电,对大家损失就很大。这要跟当地的规划部门一起研究比如我这样的一个基地建过来之后,每年增产多少,这个发电量每年要增加多少等等。” 对陶瓷企业而言,则是如何适应变化的产业链。类似佛山这样的产业集群优势,在搬迁之后,企业已经不具备。 张有卓表示,佛山的生产规模比较大,而且有经验曲线。“什么叫经验曲线?我生产了这么多年,我技术大大提高了,经验丰富了,成本会下降。而内地这些城市并不具备此类优势。”他同时认为,“这个产业链是非常关键的,比如当地的物流,物流是非常重要。不仅仅是运输这个概念。当地要跟迁移过去的企业共同探讨这些问题,我主张为了要完成这要的任务,要把产业链给迁移过来。”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