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董克勤:艺术的“度”与情感的“度”

陶瓷中国网  2008/6/5  [访问本页PC版]

    我认为新时期、今后时期受大众喜好的诗,绝对不会是“私人化”写作者的作品,它应该是内容上具有人民性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完善统一的,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的,能汇聚同时代各种风格优点的集大成者的诗歌。

    黄:近一年来我一直都在观察诗坛,在观察中思考,我发现现在太多的诗始终没有把握好人民性和进步性的问题,也就是诗歌作为艺术的“度”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一种是过度依赖语言,造成诗的深邃死板,这主要体现在主张学院写作作者群的诗一种是过度依赖手法,以及过于随意,造成诗的“口水”泛滥,这主要体现在主张口语写作的民间写作作者群的诗。即便是市场化的时代,我仍然认为文学的进步性与人民性是能够兼容的。譬如在古代,关于治国方略的论述中“法治”与“德治”是对立的,现在我们发现,两者又是统一的,完全可以结合互补的。文学的灵感因大众而得,由私人加工生产出来,最后还是要与大众见面,这就必须做到文学的进步性和人民性两者兼顾。在我们这个特定的市场经济时代,艺术不应提倡走极端,应当提倡多样化和兼容性。

    在写作上,您比较主张“意象中渗透感情”,而一个人在写作时情感的涌动往往是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的。在您看来,艺术的“度”与情感的“度”在创作中是什么样的关系?写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是否应当适当压制内心的情感,以达到作品的“艺术化”?

    董:这仍然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在这里,内容是主要的,形式是为表现内容而存在的,它被内容所决定。艺术的“度”也应被情感的“度”所决定,艺术的“度”发挥到何种地步,应由情感被表现到是否最佳地步所决定,情感被表现到最佳的程度,那么表现它的形式发挥的作用就是适度的。何为“最佳地步”?看法不一样。现在流行的是“寓热于冷”。为此,需要人“不能在感情激烈时写诗”“要冷却”也是你说的“压制”,也很好。但现在此法效仿得多了,无情、伪情者的非诗得以乘机乱真。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