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家居行业滑坡不大增速放缓 寄望9月份市场能够恢复正常

  2008/7/18  [访问本页PC版]

    国内盘整国外打压

    上游萎靡不振,家居业本身也在经历阵痛。宏观政策调整导致部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模式也须随之变化。

    以家具业为例,原来这个行业出口约占总生产量的1/3,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靠出口带动发展的行业。但今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开始从出口拉动型向内销拉动型模式转变,出口退税从原来的13%降至9%,这项调整让国内家具企业压力巨大。据大亚木业总裁陈红兵介绍,上述家具企业大部分都是大亚人造板的用户,退税政策的变动,让部分厂商无利可图被迫停转产,而剩下的企业由于利润降低,也存在周转不灵的尴尬,这些也间接影响了大亚等原料供应商。

    同样受产业政策影响的还有陶瓷行业。据闽龙陶瓷董事长陈进林介绍,今年5月,国内陶瓷重要生产基地佛山出台一纸政令,将高污染的低端生产企业逐出产地,这标志着一场全国性陶瓷的“除弱扶强”运动正式展开。“你没有能力实现清洁生产,又没钱搬家,那就只有关张一条路了”。

    而国际市场的变化也总是让人心里不踏实,除了连续不断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大幅升值也为出口增添了不少麻烦。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朱长岭表示,汇率变化,使以美元结算的中国家具出口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据他介绍,美国是我国家具的主要消费国之一,目前其国内的次贷危机让美国销售商心里没底,不知道美国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家具买单。而这种心理影响,在其他国家也有蔓延之势。其次,由于下订单与交款之间有时间差,国内厂商也担心人民币升值带来己方利润减少,下订单比较犹豫,交易增量降低。

    高成本遭遇高cpi

    不少业内人士都慨叹,2008年是中小企业的死亡年。高成本抵消了原本的利润,连续创出十余年来新高的cpi使销售前景黯淡,而国家对银行贷款的紧缩,让资金量匮乏的中小企业经营更是难上加难。

    据了解,虽然上半年,许多建材、家具类产品都在暗中实现了提价,但其产品价格上涨速度远跟不上原材料上涨的脚步“板材、五金、油漆等等,几乎所有原材料价格都在飞涨,运费和人工成本涨得也是一塌糊涂,(现金)流水不少,但根本见不到利润啊!”一位家具商慨叹道。

    对此,家装公司也是深有同感。去年底今年初,京城家装行业经历了近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工费暴涨危机,部分工种工人工资涨幅高达100%以上。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位名叫罗田的大工长,他告诉记者,2006年瓦工的平均工费基本是70-80元/天,如今瓦工平均140-150元/天,高的能拿到200元/天杂工(小工)原来每天给四五十元就行,但现在涨到了80元/天。尽管各家装公司想了很多办法,希望卸载这种压力,但“我们几次调高了部分项目的报价,可是根本赶不上工费涨得快”!好几家知名品牌公司的北京分公司经理在谈到工费问题时,都头痛不已。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