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荒煎熬中小企业建材新闻网 2008/7/22 [访问本页PC版]不少企业主反映,不融资借钱,企业是慢慢地熬,熬过了就能活下去。如果熬不下去,资金链断裂,企业只能关门。如果融资借钱,无非是两个渠道,要么向银行借,要么民间融资。“不管是银行贷款还是民间融资,现在的借贷成本都让企业难以承受。”这位负责人说。 江苏银监局的一份调查显示,去年以来,企业的借贷成本大幅上升,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率从2007年初的2.3%上升到年底的9%,目前仍处于5%以上的高位。2007年6次加息使得一年期贷款利率从6.12%上升到7.47%,上升了22%。优惠利率基本取消,并且加收了一些费用,如大多数银行开始向企业收取1%~3%的承兑汇票敞口承诺费。“有统计表明,贷款利率实际上升了33%左右。”这份调查说。 苏州高科技园区一家软件公司副总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企业需要补充流动资金,随时可以到商业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现在向银行申请到贷款的难度很大。即使贷到,也是打了折扣的。比如,申请贷600万元,只能给你400万元。而且贷款利率还要上浮。” 同时,商业银行还普遍对中小企业信贷“提价”。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海中资银行已普遍对中小企业信贷提价30%左右。事实上,如今能在商业银行贷到款的小企业可谓凤毛麟角。根据江苏省银监局对全省120户小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2007年四个季度小企业贷款的满足率分别为92.53%、91.51%、83.87%和80.23%,呈逐季下降的趋势。 在长三角地区,民间融资以及高利贷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不少中小企业都或多或少地跟民间融资结过缘。“谁愿意去借高利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浙江丽水一家民企负责人感慨道。据他介绍,在长三角一带,高利贷的利息最高已经达到年40%以上,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短期融资利率甚至达到年70%。“这根本就是找死。但是为了缓解资金困境,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渡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中小企业艰难转型 直面“钱荒”,不少中小企业开始谋划艰难转型。“这虽然是一段最艰难的时期,但也是考验企业生命力的关键时刻。”浙江嘉利灯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他介绍说,公司正一方面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做大做强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如今的市场环境就像是一块试金石,优胜劣汰本来就是中小企业生存的法则,谁能生存下来谁就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位负责人说。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