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涨声”中如何谋新路? 企业、市场、专家各有观点广东建设报·陶瓷周刊 2008/7/30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2008年上半年的陶瓷市场可谓是风雨飘摇,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银根紧缩、楼市低迷、原材料紧缺、错锋用电、能源涨价、劳动力成本上涨、运输、环保等因素导致陶瓷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扬,直接影响着陶瓷产品的终端市场销售成绩。 在这样的重压下,陶瓷企业可谓挑战重重。面对如此的“困境”,有业内人士指出,曾经在2003年5月-10月份期间,在当时遭遇非典压力的种种重创下,陶瓷市场虽然“低迷不振”,却是不停窑、不误生产然而在2008年上半年,在上述一系列因素的阻力下,却使得不少中小型陶瓷企业停窑的停窑,关闭的关闭,外迁的外迁,屯货的囤货,储煤的储煤……居高不下的cpi和持续走高的生产成本,早已使陶瓷企业经营备感压力此时各种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上调,犹如当头一盆冷水,使陶企面临着更大的生存考验。 逆境中的市场销售,是最考验一个企业的底气和实力的。在这个时候,企业除了需要拥有优良的品质和卓越的性价比、多年的资本积累,以及在终端市场取得的良好口碑外,更是应该从创新、强化新产品研发和配套,加强与经销商沟通和合作、技术开发、市场开拓、营销模式、资金灵活运用等方面考虑,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 行业透视 能源成本再念紧箍咒 面对燃油、燃气价格上涨等一系列难题时,有不少陶业人士处变不惊。据记者了解,四川、山东、福建等地的陶瓷产区或改烧天然气、或改烧水煤气,纷纷寻找降低生产成本的良方,自有对策。 另外,河北唐山惠达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企业有自己的能源供应商,专门为其供应燃气,而且,这类燃气成本价格比较低,在一片涨声面前,该企业不会因为能源的涨价而影响生产、销售等环节。 而南方窑炉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的陈贤芳经理对此表示,“此次油价电价的调整,对整个陶瓷行业的影响应该不是很大,陶企可以选择相对廉价的重油作为原料。相对而言,重油的污染比较大,环保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一定要重视环保工作。但即便把环保投资算在一起,改用重油还是划算的。” 创新节能又成新拐点 专业人士指出,各类成本提价给陶瓷企业带来的压力骤增,但企业更应在调整产品结构、革新挖潜,力争把握各类成本涨价的背景下的市场新机遇。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