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珺:集群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依赖性
南方网南方理论 2008/8/14 [访问本页PC版] 集群的好处,为什么它适合中小企业呢?比如说贷款的问题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方面可以解决技术的问题,相互学习,区位性方面,很多集群都是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在交通干线比较发达的地区,能够形成和发展。我们这里特色产业的发展实际上也是有相同的特点,这就是特色产业能够发展起来一些很重要的原因和背景。
我对集群的概括,它就是一个低成本的洼地。什么是低成本的洼地呢?我举一个例子。2005下半年我去美国呆了一年,给世界银行、美国麻省理工做一个研究,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广东产业集群的问题。当时在越南纺织业单位劳动力的成本,按照美元计算,每小时是3美分左右。但是在珠江三角洲,每小时的劳动力成本大概是6.7美分,比越南高出接近一半左右。但是珠江三角洲生产出的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仍然比越南的纺织品价格低,比如说服装、面料等。什么原因呢?就是珠江三角洲在当时很多都是靠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群生产产品,低成本,所以它具有竞争力。浙江的产品为什么有竞争力?因为大家都是中小企业,没有大企业的惰性,没有大企业的协调成本,中小企业比较灵活,但是又有类似于大企业的组织形式,对外谈判,对外的组织能力,所以成本相对来讲就低了。
现在像潮州这个地方,能够在21世纪以来这么快速的发展集群,而且这些集群还有相当的生命力和相当的经济活力,我想和这种组织方式是有关系的。假如说每一个小企业分散打天下,可能成本很高,但是如果聚集起来,通过这种组织方式来解决,可能就会降低很多的成本,这就是我们现在竞争力所在。
和非集群的企业竞争力相比较,集群内的企业竞争力会更强,有集群的地方和没有集群的地方,大概在2003、2004年时,我们给国务院发展中心做了一些专题,我们概括出这样的一些特点,现在这些特点更加明显。中国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呢?哪一个地区有集群,在当时哪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快。落后地区工业发展慢,慢在什么地方呢?慢在它没有这样的一种有效组织方式,所以像中西部地区,集群发展比较缓慢的地方,经济发展也会比较缓慢。这种组织方式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一个人在创业时都会从小规模开始,没有钱,它要面临的人才问题、资源问题、市场问题、技术问题、信息问题、资金问题等等,怎样通过一个组织来帮助它解决这些问题,使企业缓慢的做大?这就需要集群。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中国二十一世纪头十年的中期相比较,实际上看的很明显,有集群和没有集群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很重要,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一千美元到三千美元左右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现在十七大报告,或者是经济工作会议,包括各个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里,都把集群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十一五”已经把它列入议事日程。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