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遭遇前所未有逆境 佛山企业“寒流”中谋蜕变2008/8/28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性变化正促使佛山民营企业进行“凤凰涅槃”式的蜕变。企业家建言,政企合力是佛山打赢这场“寒冬决战”的关键。 “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遇到的前所未有的逆境。”广东联邦家私集团董事长杜泽华把今年以来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称之为“寒流”,而企业一不留神就可能被“冻僵”。 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性变化正促使佛山民营企业进行“凤凰涅槃”式的蜕变。在昨日举行的我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企业家们对于现状的疑虑、困顿、焦急、无奈情绪弥漫在会场上空。而与此同时,众人一心、政企合力,誓要打赢这场“寒冬决战”的决心和勇气也在会上表露无遗。 如何对抗“高成本”? 广东德冠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罗维满列出了目前企业面临的7大“高成本”压力:一是新《劳动法》实施带来的劳动要素成本上升二是土地价格和土地使用税的提高三是贷款难,资金要素成本上升四是随着能源价格的理顺,企业资源成本也在迅速增长五是油价高企导致运输费用上升六是社会转型对企业经营环境要求提高,环保投入不断增加七是政府规范管理过程中带来的办事环节增多。 如何突破“高成本”限制,罗维满认为,政府应通过政策资源配置,引导企业转型,除了鼓励技术更新、创新,还要营造良好、公平的发展环境。鹰牌陶瓷总裁张孟友则认为,企业难抵“寒流”是内功修炼不够,在全球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大部分佛山企业仍处在最初级的国际化阶段,内部管理、商业模式、赢利模式上均存在问题。只有加强自身管理、打响品牌才能在“寒流”中站稳脚。 给传统产业多一些时间 作为佛山陶瓷行业的龙头企业,新明珠集团董事长叶德林对佛山陶瓷产业升级,以及“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的产业政策给予肯定。但由于今年劳动力成本和物料价格的上涨,国家宏观政策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陶瓷行业的利润正在变薄,销售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按照目前的经营状况,不少陶瓷企业可能无法按期达到改造提升的要求。”叶德林指出,原定今年10月底前,佛山各区将对陶瓷生产企业进行检查评价,如果政府能够考虑延长这一计划,多给一点调整时间给企业,可能会有更多陶制企业能够生存下来。 广东大福摩托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英强也认为,产业链的形成需要多年积累,在推进影响行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时,如果能充分论证分析,并保留合理的时间顺利过渡,可能会带来双赢结果。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