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空气污染亦成淄博心病

陶瓷视界  2008/8/8  [访问本页PC版]

    陶瓷产业不能涸泽而渔

    环境的好坏决定一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佛山陶瓷产业之所以出现大转移就是因为影响了当地的人居环境。对于淄博来说,一定要引以为鉴。

    德化所出产的产品以美术陶瓷和日用陶瓷为主,所以对能源的消耗相对较少,只是靠德化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就可以解决生产的能源问题。在我国其他的产陶区,由于大规模生产建筑陶瓷,单是靠电力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因此必须采用其它污染较重的能源。

    尽管德化的先天条件是无法复制的,但是德化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及经营“宜居城市”的理念,却值得其他的陶瓷产业基地去效仿。“宜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一个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还包括一系列衡量标准,是一个集经济、社会、人文、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概念。

    目前淄博建陶业基本采用煤制气烧成,对煤炭的依存度高。按1%排放计,全年so2排放量达到近万吨,据推测,全年含酚废水排放约30万吨。废水、废气粉尘及硫的大量排放,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环保压力大。

    而淄博大多数建陶企业实行的是定税缴纳,每条建陶生产线上交国税和地税也就是100多万元。建陶工业属于高耗能,耗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的矿山资源和能源,污染了大气环境。相比这些,建陶企业对全淄博市的税收贡献率就小了许多。

    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如果单纯为了发展经济,而把环境破坏了,无疑是本末倒置,涸泽而渔的做法。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无论是哪个陶瓷基地,都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淄博市有关部门应当促成陶瓷企业进行能源革命,淘汰现有的重污染的煤气发生炉等设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洁净的陶瓷生产,打造一个更繁荣更优美的宜居环境。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