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山联合陶瓷资不抵债 温州第一家合资陶瓷企业深陷破产困局焦点家居网 2008/9/11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温州西山联合陶瓷有限公司要倒闭了?对网络超女,就是那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兴盛一时,将自己的瓷砖贴遍大江南北的瓷砖厂,今日却走到了破产的边缘。温州国资委的工作人员惋惜地告诉中新网记者,这可是温州第一家合资企业啊! 近日,记者在温州西山联合陶瓷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力看到,大批生产设备,被反锁在破烂的仓库内,已经锈迹斑斑,整个厂区破败不堪。一个留守的工人告诉记者,企业衰败了,工厂停产了,职工们现在的工资只有308元,还不及温州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半全厂300多人的社保金,已经几年没交了,大家担心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根据记者调查,这家老厂里最年轻的职工已经超过了40岁。300多个职工现在被悬在这里,他们最殷切的期盼,是企业能够早点破产,让他们能自谋出路天龙八部,并且希望把拖欠的社保给补缴了,也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能够有点点保障。但是,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这家企业两年前停产后,就进入破产清算阶段,却至今未能宣布破产。两年来,职工上访,政府关心过,但破产却在一些耐人寻味的环节,被人为地掐了壳。 耀眼的工厂史 西山厂年代久远,最早可以上朔到民国时期。1938年,温州民族资本家吴百亨创办了西山厂。公私合营时,吴百亨将工厂献给了国家。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山厂进入黄金时期,生产的面砖90%热销全国各地。唐山、佛山这些如今的陶瓷生产重镇,当年如朝圣般蜂拥到西山学习。 1993年1月,西山与香港友联公司合资,组建西山联合陶瓷有限公司。港方以设备入股,占60%股权中方以厂房、土地、设备入股搜狗,占40%股权(土地为25年的使用权)。1995年8月,因为在观念与经营方式上起了冲突,港方承包了合资企业,中方管理层全面退出日常管理。双方约定,工厂的承包费为18万元/年,每两年递增10%。然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西联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2002年4月,港方股东开始停止缴纳职工的医疗保险、退休金等社保基金(包括企业和职工应缴纳的部分)。 2006年3月,西联全面停产。 2006年5—10月,西联职工多次集体上访。 2006年10月16日,西山与友联通过协商,签署了提前终止合资协议。 2006年11月,合资企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逆势下的衰败 “当年企业合资,工人们虽然做不了主,但还是赞成的,”至今留守在西联的陈秀雨告诉记者天龙八部,合资在当时还是比较时髦的,厂领导例举了很多合资的好处。当年,西山300多名职工幸运地调入西联,福利待遇也普遍提高。即便底层工人,月工资也从300多元,上涨到了400多元。逢年过节,西联还发一些本厂的面砖票给员工,供他们转卖给等候在工厂门口抢购面砖的客户。然而,好景不长,在经历了最初几年的上升期后,合资企业迅速陷入困境。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