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浅论企业文化创建的“七种武器”

  2008/9/11  [访问本页PC版]

    因此,企业文化首先应当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家的观念是构成企业文化的最根本传统,也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因素之一,是企业文化的首席推行者)。但同时,更应当成为所有企业成员的文化(因为员工是企业内部主要的传播者与执行者)。所以,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目标定位,不单是企业领导层,也不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专利”,应该是自上而下的、全员受训的精神洗礼,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同心同德的统一战线。

    理念结合实践要“落地生根”

    正所谓“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写在纸上,就怕没记在心上”,企业文化最怕形式主义与口号主义。确保文本与案例一致、理论与实践一致、口号与行动一致,是企业落地生根的关键所在。比如有的企业宣扬“学习是员工最大的福利”,却很少主动为员工创造培训的机会。有的企业宣称“客户的意见是我们最好的鞭策”,坑瞒消费者的恶劣行为却经常被曝光。如此种种,均是“说”与“做”并不和谐匹配的现象,是对企业文化最大的杀伤力。

    保持员工参与热情要“激励考核”

    企业文化推行过程中如何让员工保持高涨的参与热情,在于激励与考核措施的充分运用。具体方法有:在公司内部,每年举办若干次企业文化专题演讲比赛,以员工的亲身体会宣导企业文化,评选出优秀演讲员工作为企业文化的代言人给予宣传从各地分公司、总部管理部门到生产部门,每月开展企业文化部门内训,每三个月进行企业文化考核,设立合理的奖罚标准,纳入部门目标管理体系与员工绩效评估体系,并民主评选企业文化先进单位和实践标兵还比如以部门为单位,发动员工撰写符合企业文化理念的身边故事(技术创新、流程改良、品质提升,等等,均可),从中精选,树立典型人物典型事件。

    总而言之,激励与考核是维持员工参与热情的软硬两手策略,运用得当,其益无穷。

    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绝非一日之功。正如马克思讲的:“一个行动胜于一打纲领”,从理念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到行为文化,唯有付诸踏实的行动,才可能收获丰硕的成果(本文系作者陈非在企业文化年会即兴演讲整理而成)。

    陈非 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工作者,中国广告作品“iai年鉴奖”评委,资深企业文化专家,商业畅销书策划师。现任一品堂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壹玖柒柒文化创意机构合伙人、首席顾问师。长年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擅长于企业文化的调研、整合、创新、宣传贯彻与辅导,服务近百家高端企业。在《晋江经济报》等媒体开设专栏,论文入选《企业文化建设案例选编》等行业专著,著有《道法自然:三棵树生态文化》、《组织经络》等书,最新经营管理专著《感化力》08年8月由北大出版社出版。邮箱:chenfei22629090@126.com移动电话:13505008386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