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三季度数据双下滑 楼市调控空前敏感

  2008/9/14  [访问本页PC版]

    2007年,在房地产快速增长的周期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曾培炎提出了以增加供给稳定市场价格和行业发展的思路。但是,一年之后,一度由供给主导的楼市,已经逐步让位于预期,而三季度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及数据,之所以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也正是由于它可能对市场预期产生的影响。

    “本来市场中观望的情绪就很严重,三季度的同比数据一旦出现幅度比较大的下滑,容易加剧这种观望或者是降价的预期。”前述参与汇报的人士表示,“首先是价格,最为敏感的是成交量。”

    他告诉记者,对于环比数据,现在看来会比较稳定,但环比数据一般不太为社会关注,而最为敏感的同比数据,由于去年三季度的快速增长,今年同期的数据,现在看来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下滑。

    影响是链条式的。“如果降价预期真正形成,成交量就会继续下滑,销售前景不看好,房地产的固定资产投资就会下降,开复工面积也会跟着下降,这样会形成一个恶性的死循环,越降价,越没人买,也就越没有人开发。”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陈国强这样分析政府高度关注这一数据的原因所在。

    “预期虽然重要,但也要客观地考虑这一问题,现在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情况,主要是需求方的支付能力不足引起的,如何调整产品、开发节奏甚至是价格,来适应市场的变化,才是理性的选择。”前述参与汇报的人士表示。

    地方救市,中央观望

    “2003年的国务院18号文件赋予了地方政府管理房地产市场的职权,区域市场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地方政府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出台一些对策。”9月1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一位官员向记者如是评价进入9月以来,不少地方政府出台的刺激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

    9月9日,西安市政府出台文件,对个人购房者实施减税以及直接补贴,以鼓励个人购房此前,成都、重庆、杭州、南京、哈尔滨、厦门等地,也相应出台了一些诸如加大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调整契税、甚至是开放户籍等政策,鼓励购房,刺激当地楼市的发展。

    显然,先扛不住的是地方政府。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逾2.7万亿元,而根据现行财政收支政策,这部分的土地收益与收入,全部为地方财政所有,其地位与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如果房地产市场前景不好,土地价格就上不去,甚至流拍,这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情况。”陈国强分析,而随着近期政府职能在民生以及公共事业上的强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支出也在不断增加,“土地出让收入的减少,是地方政府率先出台措施的根本动因”。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