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陶瓷废次瓷难题急需求解 部分流入三、四级消费市场2009/12/18 [访问本页PC版]二手卫生陶瓷暗流涌动 “如果有100%的利润,有人就会铤而走险”,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废次瓷修补企业。一条包括回收、修补、再包装、物流、销售多个环节在内的利益链,在高额回报的驱使下产生了。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件废次瓷的回收成本仅是正品价格的10%,以产品每件百元计算,废次瓷回收价是10元,修补需要原料、人工、场地和管理等成本大约为10元,修补废次瓷的成本只要20元。通常这些企业都会以40元左右的价格卖出。保守计算,其利润就可达60%-100%。这种高利润直接滋生了潮州废次瓷修补厂的产生,打着潮州产品旗号的废次卫生陶瓷也流入了部分三、四级市场。 该废次瓷成品价以100元计算 某企业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废次瓷虽然在短期内不会给消费者使用带来影响,但其对潮州企业品牌却有着致命伤害。面对暗流涌动的废次瓷,当地一些企业也呼吁所有陶瓷企业放弃蝇头小利,以潮州陶瓷品牌建设为重,杜绝废次瓷流入市场,从根本上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困境之下如何突围 一方面是废次瓷涌入市场给整个产业带来影响,另一方面是各个陶瓷产业基地瓷土资源的日益紧张,如何兼顾两者,实现共赢这种思考在业内从未停止过。为了实现废次瓷的回收利用,行业内人士进行了多种尝试。而摆在行业人士面前的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废次瓷的机械强度。可喜的是,经过不懈努力,循环利用废次瓷的技术终于面试。在德化,一种新兴的“废瓷土、废瓷再生陶瓷”工艺技术已经投入规模生产。以德化宁昌陶瓷公司为首的一批废次瓷加工企业已经实现赢利。 那么,德化的经验是否可为潮州借鉴,答案是肯定的。在节能降耗和加强环保建设的大背景下,2003年3月,潮州四通公司和枫溪陶瓷研究所合作,联手成立了潮州绿环陶瓷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对陶瓷废渣进行大规模回收、粉碎,按一定配比加入到瓷泥中,再用这些瓷泥制成崭新的陶瓷产品。这项新成果的出现,让潮州所有行业人士为之一振,大家在感叹之余,也对该循环利用技术抱有极大的期望。但是日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潮州绿环陶瓷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原本可以达到2.8万吨的废瓷回收生产能力已经饱和,其回收利用后的产品仍限于潮州四通公司内部消化,其它企业很少参与其中,旨在为整个行业解决“后顾之忧”的循环利用企业,为何少人问津?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