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反倾销案将达250起 超出2008年全年的212起2009/12/2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11月28日在第三届中国产业安全论坛上称,据世贸组织(WTO)秘书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28日,WTO成员共发起171起反倾销调查,其中第三季度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以上。按照目前发展趋势,WTO预计今年全年反倾销调查数量将达230至250起,超出2008年全年的212起,主要针对金属制品、化工产品和塑料制品。 杨益说,金融危机爆发后,一方面,各国内需疲软,国际市场萎缩,企业面临争夺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为扶持和保护国内产业,一些国家通过提高关税、增加非关税措施、频繁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等,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急剧升温。 截至10月28日,WTO成员共启动26起保障措施调查,大大超出2008年全年11起的调查数量,主要针对化工产品,水泥、玻璃和陶瓷产品。此外,反补贴调查的数量同样显著增加。截至10月28日,WTO成员共发起了28项调查,其中第三季度发起的调查数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15%;今年全年反补贴调查数量将超过1999年的最高纪录41起;发起反补贴调查数量最多的成员为美国和欧盟,分别为15起和5起。 “尽管各WTO成员近期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增多,但尚未出现广泛的贸易限制或贸易保护主义局面,也未出现严重的贸易报复现象。”杨益说,从去年10月至今年10月,新采取的贸易限制或救济措施最多只涉及世界货物贸易量的1%,受影响产品主要为农产品、钢铁产品、电子消费品、纺织品、服装和鞋等。 截至目前,今年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102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有116.8亿美元;涉案金额1亿美元以上的贸易救济调查有17起。 杨益介绍,钢铁、纺织和化工等成为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产品。2008年至2009年9月,在国外对华启动的137起反倾销调查中,涉及钢铁产品的案件数为24起,位居各行业之首;其次是纺织产品,为22起;位居第三位的是化工产品和机械产品,均为20起。在国外对华启动的20起反补贴调查中,涉及钢铁产品9起,位居首位。在33起保障措施调查中,涉及纺织和化工产品的案件数位居首位,均为6起。 在全球贸易摩擦剧增的背景下,杨益说,我国应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应将现有救济手段和政策手段形成合力,从源头上减少贸易摩擦;形成产业政策、贸易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交政策以及法律手段的协调机制,以有效应对贸易摩擦。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