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面积产品抽检不合格警醒闽清陶瓷行业新浪网 2009/12/24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 谁为闽清陶瓷“质量门”事件埋单 大面积产品抽检不合格警醒闽清陶瓷行业 “大概在10年前,我们闽清陶瓷业还是何等的风光,不仅紧邻的晋江,就是远至广东的佛山都到闽清来下单生产。说句不夸张的话,那时的闽清可以影响中国乃至全世界建筑陶瓷的价格走势。”一位闽清的陶瓷生产企业主在谈起企业往日的辉煌时,不免有些唏嘘。 前不久,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第二季度陶瓷产品抽检结果显示,364种陶瓷砖97种不合格,其中抽查闽清县20家陶瓷企业生产的29批次陶瓷砖产品,不合格16批次,产品合格率仅为44.8%,不合格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无疑再次给处在风雨中的闽清陶瓷业“当头一棒”。 据资料记载,从南宋开始,闽清就是我国著名的陶瓷生产基地,由于蕴藏着丰富的陶瓷矿产资源,高岭土蕴藏量达1600多万吨,闽清历史上便是陶瓷业发达之地。 然而,经过多年发展的闽清陶瓷始终未走上一条经营销售、质量、品牌良性循环的道路。据陶瓷行业一份统计资料显示,目前闽清陶瓷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受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的制约,大部分企业都是定位生产中低档产品,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寥寥无几,更有甚者,闽清不少陶瓷生产企业在产品外包装上都不愿打上“闽清制造”的标记,而是打“广东佛山”的招牌。 这次“质量门”事件到底与“金融危机”有多大关系? “出现抽检不合格,主要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收缩成本所致。”在记者走访多家“不合格”陶瓷企业中,企业大多如此表态。他们在写给福建省质监局的整改报告原因分析中提到:“因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个陶瓷行业产能过剩,产品销售价格降低,某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就购买低质、低价的原材料,使用当地地质黏土,是造成产品破坏强度不达标的主要原因。” 而当地一家龙头企业的负责人则表示,金融危机影响是有的,但主要还是由于一些企业长期质量意识不强的原因所致。该人士分析,“大部分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企业员工文化水平低、素质跟不上,工艺控制水平不高,而瓷土、蜡石、黏土等原料进厂检测把关不严,是这次‘质量门’事件的诱因”。这位业界人士还告诉记者,部分企业甚至连新买的游标卡尺等计量器具都未经检定同时,加上部分企业负责人对产品质量重视不够,出现只讲效益,忽视质量的错误偏向,导致企业质量管理落实不到位。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