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迪拜蝴蝶看全球经济的未来风险2009/12/26 [访问本页PC版]第四种风险是差异性复苏引发的结构风险。 在未来新的复苏周期,全球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开始显现,表现为:其一,不同经济体进入复苏周期的时点存在较大差异,在危机中受到冲击相对较小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在危机后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的资源型经济体将率先复苏,而随后美欧可能将先于日本复苏其二,不同经济体的复苏路径和复苏力度存在较大差异,基本面较好、资源配置较为合理、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经济体将走进更趋强劲和稳定的复苏周期其三,不同经济体在退出政策时点和退出方式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其四,经济增长模式不同的经济体在跟进政策的选择和未来政策的风格上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性复苏可能将给全球经济的未来发展带来结构风险:一是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将持续抬头二是金融市场的政府干预行为可能将有所增加三是跨境资本流动可能将更趋频繁,国际投机势力将更趋活跃四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可能将大幅增加五是全球范围内的宏观政策冲突可能将更趋激烈。 第五种风险是高额财政赤字引发的主权风险。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政府实施了强有力的公共干预措施和财政刺激政策。在危机企稳的同时,各经济体,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的财政赤字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高额财政赤字引发主权风险。imf公布的数据显示,财政赤字永久性增长1%,长期利率将上升10至60个基准点,利率上升将抑制投资,进而拖累经济增长,降低政府未来偿还债务的能力,因此,财政赤字较高且储蓄率较低的经济体将面临主权信用不断下降的风险。 第六种风险是通胀风险从隐性风险渐变为显性风险。 2009年下半年,全球经济的重要特征是通缩风险与通胀风险的并存,10月以来,市场对通胀风险的担忧相对加大。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期,特别是复苏周期伊始,通胀风险将从隐性风险渐变为显性风险。niemira(1998)对1945-1992年间美国经济周期的研究表明,物价形势的转折点往往出现在增长周期转折点之后的5个月。可见,2010年第1季度可能将成为实际通缩向实际通胀转折的重要时点和通胀风险渐变为显性的时段,隐性风险是尚未形成实际压力但需要政策层关注的风险,显性风险则是已经形成实际压力且需要政策层切实加以应对的风险。在这段渐变时期,实际通胀尚未形成,但通胀压力却不断加大,表现为:一是全球房价上行速度加快二是通胀预期不断加大并可能自我实现三是全球流动性持续膨胀,其跨境流动也将更趋频繁,进而可能加大金融层面与经济层面的“背离”。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