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资陶瓷企业江湖地位正被动摇兴邦陶瓷 2009/4/8 [访问本页PC版]而台商独资的上海宏延卫浴企业,2004年在大陆投资企业的总销售额约为3亿元人民币,其中外销率就达到80%. 而今,这些台资建陶卫浴企业也看中了国内市场这块大蛋糕,纷纷将视线转向了国内。 在分公司制的模式下负重前行 据了解,贴牌这条路,大部分台资企业都在走,所以他们很少出去圈地、大举扩张,从而给外界造成在衰退的误解。而实际上,这些企业多是采取分公司制,从而导致费用太过庞大、投入高、研发费用高、品质要求也高。整个价值链都是自己在做,可以说是负重前行,所以这些年发展速度一般。销售费用太高,难免会影响效益。据业内人士说,华东台资陶瓷企业产品销售费用高达20%. 相比之下,广东的陶瓷企业主要采取总经销制,借助经销商的力量比较容易在全国布满网点。近年来,这些台资企业也渐渐感觉到了这种压力,于是也在寻求着改变。如诺贝尔就在直销的同时结合了总代理的做法。 冠军建材集团董事长林荣德表示,过去台商都是用分公司制,成本比较高,反应也不灵活。中国有’中国特色’,我们还是觉得总代理制比较适应中国市场。 坚持走品质路线 我们是靠质量、靠产品开发来维护市场,吸引客户的.中国制釉集团董事长蔡宪昌如此坦言。就在广东不少陶瓷企业不遗余力地大做品牌宣传的时候,台资陶企似乎并不太热衷于此,不仅鲜有新闻炒作、广告也做得很少。有人说,这是因为台资企业走着品质路线,如诺贝尔就是在传统工艺下挖掘市场潜力。也许正因为如此,台资企业才会如此自信。 2008年4月26日,诺贝尔集团公司召开第十三届优秀员工暨’金点子’表彰奖励大会,为技术创新提出较为重大的合理化建议--金点子项目的获奖代表和公司优秀员工,受到公司的表彰和奖励。 据了解,广东内墙砖的釉料以国产为主,而华东的台资企业则多从西班牙进口,再比如上海华陶公司的色料质量上乘,性能稳定,华东台资企业比较普遍地使用它的色料。而广东的陶瓷企业也非常认可它的品质,但由于价格较高,多数企业舍不得花这个钱。有些客户则有时患得患失,寻找替代品。遇到麻烦后又用华陶色料,没有华东企业义无反顾的决心。 而在产品定位上,台资企业并没有走大众化的路线,而是定位于高档产品路线。据记者调查发现,华东台资企业普遍拒绝使用水煤气,因为它们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华东台资陶瓷企业对品质的精益求精,由此可见一斑。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