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百安居中国劫难 扩张后遗症

中国经营报  2009/4/8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扩张过快让百安居尝到了苦果。在鼎盛时期,百安居曾有计划在2009年全国的门店达到100家。如今,受金融危机和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百安居选择了关闭门店来提高盈利。

    来自其母公司翠峰集团2008年财报显示,到2009年1月31日,百安居在中国亏损超过5亿元人民币。为此,百安居决定将中国目前的63家门店关闭22家,而剩余的41家店也会有17家进一步缩减面积。

    扩张后遗症

    2009年将是百安居自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艰难的一年,而在大规模关闭门店背后种种传闻也络绎不绝,其中就有百安居将撤出中国一说。

    “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等各方面影响,百安居业务出现了下滑,但肯定不会撤出中国市场,我们已经为百安居在中国的发展制定了长期的计划。”近日,百安居亚太区总裁麦特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他表示,这些关闭的门店都是长期亏损的,而关闭门店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

    来自百安居内部的分析报告也显示,“业务过于依赖迅速崛起的房屋装修市场,也缺乏新的服务种类和产品品类。此外,过于依赖本地供应商对门店服务人员的支持,门店商品原有的空间管理与陈列也导致库存的增加,这些导致了业绩的下滑。”

    一位百安居相关人士对记者透露,“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百安居扩张过快,一些门店营业面积过大导致亏损。”

    事实上,百安居从2005年开始进入了高速扩张时期,依靠母公司翠峰集团强大的资金实力与融资能力,再加上我国房地产迅速崛起的市场,百安居从2005年的20多家门店在2008年扩展到了60多家。

    时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卫哲就曾高调表示,百安居将在未来5年内建材超市将占据40%到50%的市场份额,他激进的认为,“规范的传统建材卖场应该与建材超市联合起来把不规范的建材卖场挤兑出市场。”

    零售业观察家刘步尘对记者说,百安居在进入中国之初,由于价格与各地廉价的建材卖场相比优势并不明显,为了迅速的扩大市场份额,便将装潢业务作为辅助店内销售的一种手段,而后来把重心直接放在装潢业务上,一个建材零售商和国内众多家装公司成为了竞争对手,“这削弱了其作为零售卖场的渠道优势,市场越做越窄。”

    而在扩张之外,百安居业绩下滑也与房地产市场低迷有着密切关系。

    “百安居和整个建材市场最辉煌的2005年到2007年,其实也是我国房地产成长最为迅速的时期,这种拉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在房地产市场下滑之后,对建材市场影响极大。”曾担任东方家园、家富特等多家国内知名建材超市负责人的王月对记者说。

    本文分页: [ 1 ]   [ 2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