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吴爱华:2010年艺术陶瓷市场展望

《中国文化报》  2010/1/31  [访问本页PC版]

    2010年这种趋势将越演越烈。艺术品经营机构通过推广新人,不仅获得了高额的市场收益,也赚到了吆喝,积累了企业品牌;而那些名不见经传,但有艺术风格、艺术创新的艺术家也将背靠艺术品经营机构异军突起。

    四、中青年艺术家受到追捧

    虽说相比其他艺术品类而言,当代艺术陶瓷仍然是“价值洼地”,是投资理财首先工具之一,但必竞一些国家级大师的作品价格已跃上了10万元,有的突破百万元大关。这些大师的作品对一些投资收藏者,特别是刚入行的陶瓷爱好者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

    因此,一些收藏爱好者纷纷将目光瞄准了中青年艺术家。这些中青年大多数已经通过全国性的展览和其他艺术活动而崭露头角,一般都接受了美术院校的正规训练,即熟悉传统也了解现代,艺术陶瓷逐渐成为他们的志向、姿态、生活方式与立身之本。

    这些有实力、有潜质、有个性,作品价位不太高的中青年,特别而“珠山八友”后人、传人,以及国家级大师或资深教授的后人或传人,将受到更多藏家的关注和追捧。

    五、画家“画瓷”更受关注

    虽然中国人千百年来与陶瓷朝夕相处,精美瓷器作为艺术陈设品却一直为历代官窑所垄断,近代以来,画家画瓷才开始在民间流行。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瓷器如玉的光泽和温润之色,较之纸上的笔墨更加生动鲜活,再加之火中幻化出来的新变化、肌理与质感,别具天然之美,得到了画家们的喜爱。一些知名画家、书画大师纷纷以各种形式展开了陶瓷绘画创作。如朱屺瞻、谢稚柳、林风眠、关良、唐云、陆俨少、范曾、王镛、龙瑞、彭先诚、方骏等画家就曾在瓷器上挥毫作画。

    但以前,收藏界普遍认为画家画瓷是不务正业,没有收藏价值,导致画家的瓷画作品一直不被藏家看好。近年来随着收藏价值和艺术理念的回归,收藏界认识到,现代陶瓷艺术与绘画完美结合,使两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古树开新花,艺术陶瓷成为贵比黄金的艺术珍品,画家瓷画作品逐步得到市场认可。

    如2008年著名国画家范曾的“老子演义青花缸”估价80至120万元,最终以134.4万元成交,另一件他的“神猿抱月青花瓶”拍出33.6万元,同样超出了拍前估价。而2009年10月,在景德镇举办的“全国知名画家邀请展”,则将画家画瓷推上新的高度。

    收藏家吴爱华认为,2010年,随着当代陶瓷收藏群体的不断扩大,那些有较大知名度、又具备较高陶瓷工艺美术语言和艺术个性的书画名家,将更加受到收藏家的关注。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