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红星美凯龙或以现金+股权方式收购吉盛伟邦

南方都市报  2010/1/4  [访问本页PC版]

    但a ec世贸建材广场总经理肖俊敏则持相反观点:广州这两年呼啦啦开了很多店,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谁都说不清楚。竞争肯定是日趋激烈的。但是“如若并购则意味着图谋在于融资,他们未来的发展不局限于家居业,扩充到房地产等其他行业也不一定,毕竟,家居建材业利润趋薄是个不争的事实。”

    事实上,红星美凯龙正是中国最早的从事商业地产、开发自有物业的专业公司之一,其扩张模式以综合地产为轴,不断辐射更多资本,实现资本与规模的循环发展。目前,红星美凯龙在全国38个城市开办了60家商场,市场总规模达580万平方米,处于行业第一。

    而红星美凯龙是否真的能通过并购、上市等资产运作之路而“龙行天下”,仍将拭目以待。

    背景分析

    后诸侯割据时代,洗牌在即

    家居建材卖场行业的进入门槛很低。这几年,外资背景的百安居、百联,国企背景的好美家等建材卖场快速扩张,名声大噪之后,一些多元资本也试图进入,比如广州的维家思、美林等等,其母公司都是房地产公司。

    而广州南岸路、安华等传统卖场更是鱼龙混杂,此外,零供博弈也倒逼品牌商自建渠道,甚至发展成小型精品市场,比如美克美家就扬言不踏进大卖场,而联邦家具则转型为“联邦家居”,自开门店。以广州市场为例,诸侯割据的局面已经逐渐转变为红星美凯龙、吉盛伟邦、美居中心、金海马、维家思五国争霸,洗牌之后的结果肯定是市场趋向集中,寡头隐现。

    旁边报道

    百安居“断臂自救”

    颇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红星美凯龙的攻城略地,积极扩张不同,世界500强企业百安居却在中国采取扩张战略急刹车,“断臂自救”———按照百安居的母公司英国翠丰集团的最新决策,在中国原有的63家门店将关闭22家,绝大部分为亏损门店,剩下的41家店也会有17家缩减面积。

    继百安居在南京、上海、合肥、成都等地掀起了“关门”风暴之后,市场盛传,百安居的广州黄埔大道店也撑不下去了,已经放风将黄埔店的一半营业面积转租出去。而百安居华南区市场总监李谦给记者的回应是,“不是‘瘦身’,而是白安居根据市场变局,主动推出‘t计划’,计划在2010年年底前完成对41家门店的全部升级改造。”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 4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