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一把“紫砂壶”让宜兴“陶都”招牌蒙羞

  2010/7/5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一场突如其来的紫砂门事件,对于酷爱煲汤与喝茶的广东人,只是打乱了日常生活的某些节奏。但对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来说,则无异于一场灾难。宜兴作为国内主要紫砂陶器制作、销售集散地,紫砂煲的风波还没有平息。“有毒”、“造假”,这些频繁出现在现代工业史初期、造成市场混乱的字眼,打破了这个小镇的宁静并波及所有以紫砂为原料的生产行业。

    市道

    生意一落千丈 商家门可罗雀

    宜兴东南部的丁蜀镇,面积15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20万,既是宜兴紫砂壶的主要原料紫砂泥矿的主要产区,也是紫砂壶艺人聚集区。几乎所有的制陶名人都集中在这一地区,全镇几乎有一半人从事紫砂壶工艺制作、销售。位于104国道旁的陶都陶瓷城,是丁蜀镇规模最大的紫砂壶批发零售集散地,这里聚集了上千家紫砂壶店铺,慕名客商游人,都要在这里带一两只壶回去。

    但记者来到这里时,整个大街冷冷清清,十几分钟内偶尔有一两个人走过。一方面是由于进入销售淡季,但更主要的还是“紫砂门”事件的影响。

    王姨也算是制壶世家了,和丈夫一起以制壶为生,手艺是家里祖传,有一个女儿在读高一。她的店铺是“前店后厂”,开业至今已有16个年头,如今却因为“紫砂门”事件第一次停产了。

    “生意一落千丈,壶都卖不出去了,这两天也没有什么客人。”她告诉记者,现在靠一些老客户支撑着,但是大家都普遍处于观望态度,走量的壶也纷纷退定,都不敢拿货了。“做壶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最费神的就是眼睛。”如果从白天做到晚上时,感觉“眼珠都要掉出来了”,“所有的经济来源都靠这个,一旦没了生意做,也没有地可以耕种。”

    说起部分媒体对“紫砂门”事件的报道,她情绪非常激动,认为并没有全面反映情况———“造假行为确实存在,但是现在是整个行业受到牵连,包括我们这些老老实实做生意的。”她现在最担心的是失业。“丁蜀镇几乎家家户户靠这个为生,也不会别的手艺”。

    这一情绪显然在这些个体手工作坊中极其普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当地商人告诉记者,所有的生意一下子停滞了。以陶瓷城为例,“这里大约有1200多家商铺,一套便宜的劣质泥料所做的紫砂壶礼盒大约为120元,一般起订都在100套以上,”仅以每家流失一个客户计算,就损失140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宜兴其他紫砂陶艺批零商。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