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2012年陶瓷出口总结及2013年展望与分析

凤凰家居  2013/2/6  [访问本页PC版]

    多年的价格竞争模式,现如今已成昨日黄花。通货膨胀引发的原材料成本、人口红利丧失引发的人力资源成本,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引发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运输、物流等等一系列经营成本的持续上涨,不断蚕食着陶瓷卫浴企业的利润空间,成本上涨压力和与产品涨价压力的内外夹击,令陶瓷卫浴企业的生产成本优势和产品价格优势逐步丧失。特别是出口市场,更是苦不堪言。今年第春秋两届广交会,出现企业感叹,广交会成了吹价会。科学发展的时代强音与愈发低迷的市场需求,留给陶瓷卫浴业不断厚重的生存压力、出口压力、转型压力。

    四、找出持续发展之路,建立市场预警机制

    我国瓷砖出口量全球第一,但出口总额第一却是意大利,这说明我们重量不重质,产品仍然停留在低端供应。外国人很不理解,中国人在海外营销为什么不创自己的品牌,而是追求极低的利润?我们倒也需要坦然面对,或许这就是发展的必经过程,毕竟中国建筑陶瓷产品走出国门时间还短,日本、韩国、德国不也经历过一段从劣到优、从制造到创造、从低档品到品牌产品的历程

    今年陶瓷出口生产状况处于稳定状态,关停的比率不超过10%,是正常水平。行业现状,但问题仍旧摆在眼前,从现状中突围而出,需找到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立合理的市场预警机制,做好后备市场的储备、调节工作,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增强行业协会和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只有把问题足够重视,方法才有实行的可能性,陶瓷企业或许可以按图索骥。

    欧盟施行高达73%税率的反倾销税,到韩国9.14%-29.41%的反倾销税率,中国陶瓷业正面临史上最大的反倾销调查大潮,范围也从欧盟开始波及到更多的国家。 追根究底,中国陶瓷企业在反倾销调查中的无动于衷和无能为力,是源自预警机制的不完善。没有事先建立好的预警机制,当遭遇反倾销调查时,陶瓷企业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快速反应,客观上延误了进入市场的时机。所谓市场预警机制,是指一套检测本国进出口产品的各种评定指标,如对进出口商品的数量、价格、质量标准、市场份额做出及时预测,提醒本国企业调整产品的数量、价格等,避免受到国外产品倾销损害或国外市场反倾销指控。

    五、加强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012年从商务部获悉,在广东3468家陶瓷出口企业中,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厂商不到1%。据了解, 广东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陶瓷制品生产出口基地,去年其陶瓷制品出口总额占全国四成以上, 但自金融海啸以来,随着能源成本的增加,佛山不少陶瓷企业不堪重负,纷纷倒闭。

    我国是世界陶瓷生产大国,陶瓷产量已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由于原料、油价大幅上涨,出口方面频频受反倾销和技术壁垒的阻碍,陶瓷业步入兴衰难测的十字路口。专家指出,我国陶瓷业面临生存危机的困扰,亟待转型。

    产品的差异是市场良性竞争的基础。只要在研发、产品设计和文化塑造这些前端工作上做到位,就不愁没有消费者。产品的差异性不明显,只能以价格竞争作为制胜之法。在一味斗价中,只要成本上涨,则利润更低,结果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

    中国企业在国外市场相互压价的现象十分普遍,低价竞争的结果是不少国家为了保护当地行业而对压价行为加以制约,这也是近年来反倾销案频频发生的原因。因此,企业走产品差异化之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是在对外竞争中站稳脚步的途径。蓝卫兵指出,当出口渠道受挫时,陶瓷企业应该在出口与内销中找到一条平衡之路,在保证一定量的出口的同时,也要关注国内市场。

    结束语:现代建筑卫生陶瓷源于欧美,真正独领风骚的产品设计理念、现代化的生产设备等大都源于意大利、西班牙。我国陶瓷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协会的力量,遵循着市场发展规律,正视自身优点与不足,才能正确把握陶瓷产品出口的定位与方向,应将企业的被动化为主动,多元化发展企业道路,根基不动摇,让企业立于长胜之处,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