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温千鸿:窑炉向宽与长方向发展未必是趋势

  2012/11/16  [访问本页PC版]

    未来窑炉节能需全方位提升

    记者:按照您之前所说的,那您认为,窑炉未来在哪些方面节能还能有所提升?

    温千鸿:以后的节能方向是全方位的,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自石湾从意大利引进第一条辊道窑开始,虽然此后进行了大量的改良,但是与国外系统化的研发体系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是全方位的。以前粗放式的发展让大家没有深入去研究窑炉,实际上在保温材料、燃烧技术、传热技术、风机技术甚至传动技术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

    需从整个系统去评价拱顶与平顶

    记者:对于宽体窑的窑顶,行业内对于拱顶和平顶的优劣一直争论不休,对此您又是如何认为的?

    温千鸿:个人认为,就拱顶与平顶谁好这个问题产生争论显得非常滑稽。拱顶与平顶,事实上需要不同的配套设计去完善,能够撇开整个系统,仅仅从顶的不同去评估吗?就好像你不能评定平头(发型)比中分(发型)好看一样,放在不同人(头)有不同的效果。只能这样说,目前对于平顶窑的应用和对于拱顶窑的应用谁做得更熟练,研究得更深入。

    窑炉向宽与长发展未必成趋势

    记者:曾有业内专家表示,以后的窑炉将更宽、更长,对此,您如何认为?

    温千鸿:如果仅仅从增加窑炉的宽和长有利于提升产能,从而降低单耗的角度来看的话,这必然会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但是,通过加大产能来降低单耗是对社会不负责而且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个人认为,长与宽能否成为趋势,是有政府的政策、国家的经济环境这个前提。假如行业仍然像2008年、2009年那样爆炸式的发展,那么窑炉尚且能往宽与长继续探索。但假如节约型经济发展成为未来发展主流选择,谈宽、谈长,谈何容易?因为全方位落后,所以未来将百花齐放,而且单纯从技术层面分析,宽与长的方案也不足以成为趋势。

    记者:那您认为,宽体窑是否能无限增长或者增宽?

    温千鸿:配套技术不变、系统设计不改革的情况下,宽体窑与长窑的发展瓶颈必将出现。

    企业窑炉工作室有独特优势

    记者:现在在进行窑炉或者其配套设备研究的企业以及高校很多,您认为这对窑炉的发展是否有推动作用?

    温千鸿:这当然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他们暂时与行业还没有找到很好的结合方式。比如产学研有很好的技术,但因为缺乏实用性验证而需要付出代价,而且他们能否结成利益共同体还显得比较牵强。同样,节能公司拥有专利技术,但工程运用技术是他们的短板,而且很多陶瓷行业的节能公司缺乏后续创新能力。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