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能转移,国际化的通路?2012/11/18 [访问本页PC版]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之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趋缓以及国内经济运行将转入平稳中速发展,陶瓷卫浴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世界加工厂的地位要提升,产业链位置要提升,产品档次、附加值、科技含量、竞争能力要提升,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低碳、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要提升,产品设计层次、研发创新能力、企业管理水平、经营理念、文化等软竞争力要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产业综合配套实力等硬竞争力也要提升。更为重要的是,打造国际化的企业和品牌,成就陶瓷强国的梦想与追求,完成“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价格”向“中国价值”的转型,都对陶瓷企业提出了一个长期性的课题——如何进军海外市场,如何实现海外建厂。 应该说,陶瓷卫浴企业在探索海外建厂的国际化道路上,一直未曾停歇登攀的脚步。从露易华伦、雅士高夫的直接海外建厂,到金意陶、兴辉陶瓷与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企业合作,经国外企业的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往欧盟等市场,国内陶瓷卫浴企业在转型升级的探索中,更应积极谋划自己的海外建厂之路。 如采取借梯上树、借船出海策略。先与国外企业就营销、设计、研发等达到合作,在相互摸索中为将来的海外建厂做好铺垫。如新中源在迪拜设立销售分公司,东鹏也尝试过在意大利设立分公司。古人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三年前的选择,决定三年后的生活。在通往国际化的道路上,提前谋略,尽早布局,会收获先人一步的成果。 如采取“抱团”的策略,集体行动。目前,佛山陶瓷企业抱团海外建厂,在泰国建立陶瓷工业园已经取得了可喜进展。海外设厂市场调研、产业链建设等方面的成本偏高,个体企业难成气候。据介绍,国外企业当初进入中国市场时,也采取抱团的方法,减少政策等风险。此次佛山陶瓷的泰国大手笔,被业内寄予“勇敢走出国门的探索之路,将为中国陶瓷圆国际化之梦提供借鉴”的厚望。 如并购重组策略,直接兼并国外的陶瓷企业和品牌。漳州万佳陶瓷并购美国西方窑业,这种方式最直接、效果最快但风险也最大。其他行业的海外并购重组案例,为陶瓷企业提供了借鉴,参照成功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海外建厂相比省外建厂要复杂多、难度大、风险高,作为通往国际化的途径,不管是为规避反倾销、转移产能,还是谋求国际化的跨越,对国内陶瓷卫浴企业来说,既然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参考,那就大胆探索,第一个吃螃蟹的很可能会成为英雄,这是名人的名言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