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惠州家居卖场急剧扩容 卖场渐现两极分化

《南方日报》  2012/11/19  [访问本页PC版]

    “市场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简爱家居总经理助理李冰告诉记者,从今年以来,卖场就十分注重活动营销,2月“开门红”活动、4月工厂直销节、“五一”促销节、7月设计师沙龙等等,“面对竞争,往往只能主动出击,才能吸引顾客”。

    这种营销方式也受到家具品牌商的认可。沙发类高端品牌“芝华士”很少搞活动,但是也会积极配合卖场参与营销活动,“卖场搞活动能够带来高人气,例如五一、十一黄金周,销售就特别好。”该品牌销售人员如是说。

    接受采访的5位家具品牌商均表示,在经营方面,希望卖场能变通一下营销模式,吸引更多消费者。

    家居卖场渐现两极分化

    据不完全统计,惠州目前有大大小小的家居卖场300余家,各家居卖场所经营的商品各有不同,质量也参差不齐。面对鱼龙混杂的家居市场,能否正确地选购到质量有保证、价格又实惠的家居产品,在购买家居产品时享受到优质服务,成了不少消费者头疼的问题。同时,商家们也在烦恼如何在竞争中突围而出。

    卖场越开越多,越来越趋向高端,这也引起了家居产品的两极分化。家居市场急剧扩容,如果扩容速度在短时间内超过了市场需求增长的速度,对于中小品牌的影响最大。

    业内人士吴秋波分析,在一些新卖场的筹建阶段,知名家居品牌就开始出手圈地,店面越开越大,动辄数百平方米。新店开张后,随之而来的让利促销政策也是花样百出,这对那些知名度不占优势、资金不太充裕的中小品牌形成了极大压力。

    是跟随卖场的扩容脚步增设门店,还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如果跟进,新店未必能很快赢利。如果不跟进,老店的销售业绩势必一落千丈,怎么办?

    “在一些品牌卖场内,我们的营业面积达到了150平方米,装修新店也花费了数十万元,但生意并没有想象中好,看的人倒是不少,但真正下订单没几个。以后生意如何?能否保持旺销的人气?还是一个未知数。”一家知名木地板品牌的经销商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客观上,扩张的确存在巨大挑战,但不扩张就会错过大好的机遇。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作为下游产业的家居建材行业迎来了黄金时期,此时快速跑马圈地有利于优先建立渠道优势,如果能率先完成网络布局,将为下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聚焦

    九大霸王条款

    装修是个技术活,也是一个细心活。很多市民不了解装修的专业知识,也不了解业内相关的政策和行规。面对装修合同条款,没有了解清楚就签字了。不少市民中了家装公司的圈套,陷入纠纷。记者咨询了装修业内人士和法律人士,归纳以下“九大霸王条款”,希望消费者注意防范。

    1保修期严重缩水

    根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住宅室内装修装饰工程的最低保修时间为两年,有防水要求的厨房、卫生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五年。

    2偷换责任概念免除保修责任

    例如“甲方在验收合格后的十日内未结清工程款,将失去免费保修的资格”。而《合同法》规定,发包方未按期结算工程款,承包方可通过其他多种途径来寻求救济,承包方不能借此免除其所应承担的主要责任。

    3加额外条款蒙骗消费者

    例如,“合同实施过程中,甲方如对合同中已确定的工程项目提出减项,须向乙方支付该项目预算款的10%作为减项费……”而据《合同法》规定,这属于强加给发包方的责任,违背了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