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文化要引领魅力小镇石湾大发展2012/11/23 [访问本页PC版]伴随着石湾陶文化历史的发展,石湾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打上了同样的烙印。从当初生产日用陶瓷产品,到如今的建筑陶瓷,石湾产业经济无不与陶瓷相对应。从历史上的家庭作坊制陶,到现今办企业发展建陶,石湾人的社会生活也是围绕陶瓷而进行。 “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这是石湾镇的活力所在,也是石湾镇的魅力所在。”据石湾镇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整个产区陶瓷年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其中石湾镇属陶瓷企业的生产总值超过30亿元,年产建筑陶瓷近2500万平方米,卫生陶瓷近1300吨,总产值和税收占辖区的96%以上,奠定了石湾成为全国著名陶瓷重镇的地位。 陶文化旅游:南风古灶焕发青春 “明年秋天的焦点将是石湾!”那时南风古灶将迎来500周年大庆…… 早在两年前,针对经济结构单一的风险,石湾提出了大力开发陶艺产业和陶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实现经济有效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三驾马车”并行发展,成为石湾经济近年来发展的特色。 在此背景下,石湾的旅游资源潜力被进一步挖掘。其中,国内最古老的柴烧龙窑——“活文物”南风古灶更是被视为极具开发前景的旅游项目。南风古灶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国内罕有世界少有的古龙窑,五百年来一直窑火不绝。经过数年开发,南风古灶旅游区已初具规模,成为“中华陶源的代表,华夏文明的象征”。 “通过市场运作,充分利用民间资本,进行招商引资并给予优惠扶持政策,成为我们开发南风古灶乃至石湾镇旅游的方式。”据石湾镇街道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他们将会采取灵活的运作方式对南风古灶作进一步开发。据了解,去年国内外5家专业机构受邀对南风古灶进行了概念性规划,最终提出南风古灶1100多亩的控制性规划区,现在的南风古灶旅游区、石湾陶瓷博物馆、公仔街等均列入规划当中,南风古灶旅游区的面积有望大幅扩大,旅游资源也将更为丰富。 据石湾镇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决定修复石湾陶师庙,并准备围绕陶师庙恢复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与此相关,禅城区正在制定对南风古灶1100多亩规划旅游区内国宝级文物修复的规划,全力将南风古灶打造成人文、旅游、历史文化、经济、艺术、产业相渗透的陶文化旅游区。 “以南风古灶为核心,一个传统与现代结合,经济与文化相融合,文化与旅游相映衬的千年古镇文化旅游区将展现在世人面前。”禅城区有关负责人说。 明年是南风古灶500周年大庆,吉庆良机也将成为南风古灶新一轮发展的机遇。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初步制定了南风古灶建窑500周年大庆的筹办计划。海内外知名陶艺家、美术家将被邀请到石湾参加研讨会,“明年秋天,焦点将是石湾,将是南风古灶。”石湾一位陶艺家兴奋地说。 陶艺产业:石湾公仔蜚声海内外 “石湾公仔非常漂亮!”外国文化官员们为收到这件礼品兴奋不已…… 11月10日,前来佛山参加亚洲文化部长论坛的各国文化官员收到了一份富有佛山特色的礼品——由佛山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泽棉制作的石湾公仔《老子》。拿着生动传神、简括精练的石湾公仔,各国文化官员们兴奋不已,其中日本文化厅次长加茂川幸夫更是连声赞叹石湾公仔非常漂亮,非常有价值。 石湾公仔以其独特的制作和表现手法及作品形神兼备而蜚声海内外,早已成为中国工艺的一朵奇葩。石湾辖区内的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更成为工艺陶瓷的翘楚,代表着行业的最高水平。 “石湾公仔的品牌已经在海内外打响,但是目前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艺术陶瓷年产值仅1亿多元,仍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发展空间。”石湾镇有关负责人说,石湾现有9位在世的国家级大师以及一大批本地和外地前来创业的陶艺家,陶艺产品效益提升空间很大。 如何让石湾公仔发挥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禅城区区长林邦彦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说,政府部门将牵线搭桥,创造更多机会让陶艺家们与西方陶艺家、美术家交流,利用西方设计理念为石湾陶艺品开发服务,从而为国际市场生产出适销对路的陶艺产品。寻求国际化发展,将是石湾陶艺品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出路。 本次亚洲艺术之门的烧制,也为石湾陶艺产品的未来发展摸索了一条新路子。“亚艺之门烧制成功,让我们看到了石湾陶艺大有可为。”石湾镇街道有关负责人说,与传统陶艺产品相比,城市雕塑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而石湾陶艺技术精湛,完全有能力将城市雕塑做好。因此,石湾陶艺企业也可尝试制作一些城市雕塑,扩大石湾陶艺的艺术范畴。 如何让品牌转化为经济效益?陶艺家们也在寻求破解之道。在今年的禅城区两会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钟汝荣联合其他陶艺家和文化界人士提交了一份“关于开发陶艺生产园区的议案”。他们建议盘活石湾现在空置的厂房,整合资源建立“陶艺园区”,这一建议得到了大多数陶艺家的赞同。 据了解,有关部门已计划创建一个汇聚大师的美术陶艺园,将陶艺研发、对外交流、参观旅游、销售展览融合一体。届时,游客可以在陶艺园内近距离欣赏到石湾公仔制作全过程。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