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印象——消费者喜欢什么?
2012/12/2 [访问本页PC版] 瑞士表又是如何吸引消费者感觉的?例如swatch手表,首先是一件工艺品,有些手表的创意是来自毕加索等艺术大师,手表外形和表带都是进行设计的。其次是限量发售,这就是营销中的稀缺性理论,只有稀缺的东西才能溢价,斯沃琪每年都推出新品,以致人们焦急地等待着新表的发售。一位商人已有25只斯沃琪手表,他每天都换西装、领带和衬衫,以便和不同的斯沃琪手表相配。斯沃琪不仅吸引了消费者的感觉,还吸引了世界上的大牌公司,它们希望在斯沃琪手表上附有该公司的标志,但除了可口可乐,它拒绝了所有其他公司,由此可见,吸引消费者感觉并非只是价格。
陶瓷工业中有一句谚语:“不促销等死,而促销是找死”,这里的促销就是指打价格战,迪拜有的中国产品档次和价格比国内还要低,大打价格战的结果是自毁长城。据陶城报报道:“出去看一看,则知在国际上的声誉尚不如印度、印尼。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产品良莠不齐,质量没有保障。二是经商风格缺乏约束和章法。”靠价格战,那么利润从哪里来?开发费用从哪里来?这也是抄袭成风的原因,意大利“陶瓷”杂志总编说,巴西等国家的陶瓷企业都不是像中国这样发展的。只要看中国参观博洛尼亚展会备受冷落,中国参观者不让拍照就可见我们缺乏契约精神,无论是质量,交货期,抄袭门都反应了市场对国货的不信任感,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企业的发展战略了。
实践证明,消费者最喜欢的并非是低价,二是品牌对社会的承诺,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感觉满足和信任,一味打价格战,而忽略了对社会和消费者的承诺,最终必将造成恶性循环,既不利于社会,也伤害了自己,欧洲的榜样值得学习。
End -- 佛/山/陶/瓷/网/www.FsTaoCi.com
本文分页: [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