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ò3
会员
APP
资讯
供求

海外抱团参展有助避免内耗

  2012/12/23  [访问本页PC版]

    【 www.FsTaoci.Com 】 记者 曾晓琪

    2012年,不仅是陶瓷行业不景气,展览行情也稍显清淡。

    作为国内专业的大型展览公司,佛山市浩瀚商务资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瀚公司”)每年都会组织几百家企业参加将近50个国际展会,来回行走于世界几十个国家之间。谈起陶瓷行业,浩瀚公司市场总监施春萍却不自主地叹了口气,夹杂着些许无奈。她认为,中国作为世界陶瓷大国,本应在国际展会上获得重视,但由于中国陶企参展不够积极和团结,甚至相互之间常常以价格为筹码进行恶性竞争,导致中国参展团在国外展会上的形象分大减,常常被挤到或者被调至角落的标摊,展览公司对此也倍感无奈。

    “今年的巴西展分国际区和中国馆,在前期洽谈的时候,主办方答应在国际区内为中国参展企业提供4000平方米的展位面积,后来我们把28家中国企业安排在国际区内,其他的则放在中国馆。但是,欧美参展商的活跃度远远大于主办方的预期,一些欧美参展商临时加入导致国际区展位紧张,主办方便决定取消中国企业在国际区的所有展位,让位于欧美企业。然而,中国馆的展位已经无法容纳所有被国际区 ‘驱逐’的企业,结果部分企业最终无法参展。”施春萍向记者讲述,中国参展团的整体形象得不到提升,不仅仅是巴西展,在其他展会上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主办方可能会临时调整展位位置,把中国企业都挪到角落里。

    企业自食价格竞争恶果

    新兴市场如今依旧是陶瓷行业的宠儿,尤其是作为其中翘楚的中东市场显示出了强大的气场。然而,施春萍却透露,在2012年中东(迪拜)五大行业展(big5)上,诸多中国参展企业抱怨他们的瓷砖在中东卖不出好价格,中东市场的瓷砖消费需求以便宜货为主,不管物美不美,只要价廉便可。而中东买家却认为中国的瓷砖质量低劣,价格理应便宜,俗话说便宜没好货,想要买优质瓷砖就应该选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产品。这种认知偏见不断地恶性循环,导致中国参展企业拼命进行价格竞争,而买家就专挑便宜的买,价格能压多低就压多低。在国际展会上的中国企业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同行之间为了揽客或者挖客,不惜利用价格进行恶性竞争。比如在同一个展会上,成本、风格和价钱均相似的一款砖,此家企业报价10美元,而彼家企业为了抢单,不惜以5美元的价钱出手。对于这种情况司空见惯的买家就学会了讨价还价,中国瓷砖在他们眼里成了价廉质劣的产品,而且价格底线被压得越来越低。

    以价格为筹码的恶性竞争除了可以通过走量为企业带来短期的利润之外,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并无益处。施春萍认为,中国瓷砖一旦被贴上“便宜货”的标签,中国陶瓷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整体形象便难以提升,最直接的体现是在国际展会的展位安排上必然吃亏。正如前文所述,有些展会一旦展位紧张,主办方随时可能把中国企业都调到偏僻的角落里,除非是好的展位都卖不掉,中国企业才能侥幸分得一杯羹。参展企业拿不到好的展位也会埋怨展览公司的不作为,尤其是一些大品牌,殊不知这也是企业之间自食非良性竞争所带来的恶果。另外,国外不断对华瓷砖提出反倾销调查,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欧盟、阿根廷、韩国等国家对华的反倾销浪潮接二连三,尤其是欧盟自2011年3月份对中国征收临时反倾销税以来,占全国出口量75%以上的佛山陶瓷产品对欧盟出口量同比下降超过50%。

    本文分页: [ 1 ]   [ 2 ]  [ 3 ]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相近最新资讯
行业  市场  企业  创新  思考
最新供求  优势供应  找+
 
 
返回上一页    回首页    会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