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来心疼企业?2012/12/23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文\曾星亮 之前,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成建三聊天时,他提到了一个观点:中国的经济体制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没有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国有企业拥有强大的政治背景,垄断了70%的资源和能源,而民营企业解决了70%的就业,50%的税收,还贡献了50%以上的公益捐款,但是只有30%的资源。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最近也曾发出这样的声音,“民营企业以30%的资源为我国经济做出了70%的贡献,而国有企业以70%的资源做出30%的贡献,这样资源分配的不均导致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善。 尤其经济困难时期,政府往往更多偏重国有企业,给他们提供大量的融资支持,使得民营企业尤其生存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陷入孤立无缘的状态,成为“经济孤儿”。 笔者与行业老板聊天时也说到了这个问题,中国的民营企业老板是最命苦的老板,既要考虑公司的整体发展,管理公司的上上下下,还要考虑如何维系与政府的关系,如何处理与社会各界的关系。一是对内一是对外,使得众多企业老板苦不堪言。加上金融危机后,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劳工价格的攀升,出口市场的贸易壁垒,民营企业走在一条独木桥上。而五险一金更是绑在企业老板头上的紧箍咒,让企业主们喘不过气来。 国庆期间,一则老板自杀的微薄在陶瓷行业传开。且不论这则信息的真假,从这个信息背后可以看到,面对今年市场的低迷和生存的压力。老板们压力山大。 据陶城报最新报道,面对职业经理人无法完成年度既定目标,老板们大开杀戒,近20个职业经理人先后被炒鱿鱼。终端销售的停滞导致仓库爆满,银行信贷关门导致资金链断层,市场竞争激烈和残酷的环境让这些老板们天天将忧愁写在脸上。“几千名员工要自己养活,所以总是感到力不从心。”一位陶瓷企业老板说,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了12小时。“一个人一旦选择了办企业,就意味着他的一生都将与压力,竞争,劳累和焦虑结伴同行。”然而,老板辛苦,老板奔波,却经常换来员工的不理解。“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什么时候加工资啊,不加工资我就不干了。”一到关键时刻就撂挑子,“给我涨工资我就干,不然我就不干了。” 如今,又到年尾了,一些企业老板们又开始进入失眠期了:年初既定的经济指标有没有完成?应收账款有没有到位?如果钱没到,如何在有效催款的同时,还能维护原有的客户关系?员工年底离职多,怎么应对?明年的业绩如何提升?计划、报表,会议,让企业家们忙得团团转。而且,老板的这种压力,只有自己知道只有自己消受。因为机密的东西不能说,隐晦的东西不好说。有利益关系的人不能对他说,没有利益关系但是层级不够,不能理解你感受的人,说了也是白说。所以老板的苦就是有了压力不能说,不应该说,也没地方说。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