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湾镇街道经济总量依然稳居禅城前列2012/12/28 [访问本页PC版]【 www.FsTaoci.Com 】随着产业转型迈向深水区,石湾镇街道经济总量依然稳居禅城前列。石湾是如何做到的? 在解答这个疑问之前,不妨先看一组经济数据:截至2012年11月底,石湾镇街道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9.32亿元,合同外资金额2.6亿美元,同比增长1.4倍,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47亿美元,同比增14.8%,税收总额达到42.49亿元,同比增长13.2%。该街道注册企业也在不断增加,截至11月底,全街道注册经营户数达17612家,2012年新增企业1241家,注销796家,净增445家。在土地利用方面,石湾镇街道今年95%的三旧改造用地用于产业发展。 在石湾镇街道税收稳步增长、区域内企业新陈代谢有序发展、土地利用转吹“产业风”的背后,不少企业负责人告诉笔者,“无缝连接”的政府服务,成为该街道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从“招商引资”到“挑商选资”政企沟通机制“无缝对接”优质企业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石湾镇街道经济促进局的一位负责人曾说过,随着石湾镇街道的地理位置越来越“中心化”,不少地方已从郊区真正“内化”成中心城区,这也使区域内商机涌动,不少服务、物流、高端制造、设计业的企业纷纷提出欲进驻石湾。 但如今企业想进驻石湾,已并非像往常那般容易。 “我们目前主要是选商。石湾的优质土地越来越少,我们必须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经济产出高、纳税贡献较好的优质企业进驻本辖区。”该负责人说。 事实上,这个风向从该街道今年的注册企业数可窥见一斑。该街道今年新增企业1241家,注销796家,净增445家企业多为符合城市、经济发展的优质企业,注销的部分则以污染大、较低端的行业为主。 而把企业“引进来”后,如何服务好企业,成为政府层面亟需解决的问题。此中,企业的困难、意愿如何传达,政企之间如何建立无缝对接的机制,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利乐华新(佛山)包装有限公司坐落于港口路,地处石湾镇街道内,每年都是石湾的纳税大户。利乐华新在1951年于瑞典成立,并在1979年进入中国市场。该公司本为一间合资企业,在今年9月份,外资方花4亿元把内资部分成功收购,成为一间纯正的外资企业。 而此时,该公司所处的港口路经历了几年的房地产发展,一栋栋高端楼盘在利乐华新公司的附近拔地而起。受禅城近年来高速城市化的影响,对工业区的“围城”之势越演越烈,原是工厂区域的这些地块上,目前已发展成一片成熟的居住社区。 |
![]() |
相近最新资讯 |
![]() |